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激情过往与崭新今朝——观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

2022-07-08 14:20:46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表现雄安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打破了常见的史料加见证者的模式,别出心裁地引入了作家视角,以红色经典为脉络,艺术性地展现出雄安今昔之变化,深刻地揭示出我们党之所以经历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历史的记录员和时代的歌咏者,作家们以对第一现场的真实采访,以对历史人物的不懈追寻,以对战争岁月的真情书写,将红色记忆中最动人的故事和最热烈的情感,注入雄安这片热土,诞生了如《小兵张嘎》《荷花淀》《新儿女英雄传》《青春之歌》等诸多佳作。这些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这片土地提供了什么样的滋养?是什么力量使作家们饱含丰沛的创作激情?

  随着纪录片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述,珍贵的历史画面和鲜活的镜头语汇一一闪过,雄安的激情过往与崭新今朝历历在目,让人由衷感叹:这片热土一定会诞生这样的佳作和伟大的精神!

  作家视角下的红色记忆

  《雄安红色往事》以《当兵去》《硬骨头》《雁翎队》《反扫荡》《地道战》《烽火情》等六个单元结构内容,再现了那段珍贵的红色记忆:以徐光耀回忆《小兵张嘎》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关联出一群年少热血、敢于牺牲的战士形象,再以《吕正操回忆录》中残酷的战斗场面、不畏生死的小战士等历史记忆,印证徐光耀所说的“白洋淀风光好英雄多,到处都是‘嘎子哥’”;以《余秋里回忆录》复原出一次次残酷斗争,把那支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一把手”部队与其将领——失去右臂的贺炳炎和失去左臂的余秋里的传奇往事,栩栩如生地带到观众眼前;通过追忆孙犁《荷花淀》和梁斌《两走白洋淀》,用对纯真与美好的诗意描写,反衬出战争的残酷,深刻展现出伟大的抗战精神;而在穆青的笔下,《雁翎队》中神出鬼没的“荷叶军”“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成就了我国战争史上的传奇;杨沫也是在雄安这片热土上,获得了《青春之歌》的灵感与激情,随时准备与敌人玉石俱焚的英雄、被鲜血浸染过的记忆,都让她把烈士牺牲时的悲壮与惨烈写得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作家孙犁曾满怀深情地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都会受到感动。”开国上将吕正操也曾为“桑园突围”赋诗,以“桑园突围破晓间,战士奋战苦衣棉”“天似有罗地似网,此起彼伏相呼应”等诗句,完整地记录了这次激烈战役,用诗人的喉咙呐喊出我军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精神。

  片中作家视角下的红色记忆,不仅体现在小说中,还体现在当事人的诸多回忆录和中外记者对这场战争的纪实记录中。这些回忆录不仅具备纪实文学的真实属性,亦带着作者客观、冷静的思考,比如美联社驻北平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通过多次深入采访,终于理解这些中国军人为何而战,并感叹“他们有了要为之奋斗的理想,才会不畏艰险奋力拼搏”。

  值得关注的是,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还运用了大量的经典影视片段,比如《小兵张嘎》《地道战》《新儿女英雄传》《狼牙山五壮士》等,这也是从文艺创作视角进行的多元呈现。

  正如纪录片提及的,因为以“白洋淀”为背景的抗战文学和纪实文学的特性与影响力,作家中的重要类别“荷花淀派”也应运而生。

  彰显革命战争的人民性

  “白洋淀”水上神出鬼没的“雁翎队”,芦苇丛中机智勇敢的游击战士,地道战、地雷战斗争的出神入化,无处不在的抗日力量,彰显出军民团结一心的抗战精神。在这里,“白洋淀”上水与舟的关系,也暗喻着军民之间、家国之间的关系。纪录片还重点书写了救助了无数八路军指战员的“官大妈”的形象,她在作家笔下变成了“杨大妈”,这正是无数支持抗战的普通民众的代名词。

  在第四集《反扫荡》中,八路军机关女干部罗云的故事,令人泪目:因怕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发出啼哭,引来敌人,牵连群众,罗云差点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这个弱小的生命在逃难途中几近被冻僵,是一位位普通的大妈用自己的怀抱依次去温暖这个小生命,才让她得以幸存……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暖,呈现出冰与火的温度,也让这场人民战争凸显出人民的力量。

  片中借白求恩发给海外友人的信件,道出了这场战争的人心所向:“老百姓家家是病房,人人冒死救助伤员,中国人创造了奇迹!”这样真实的历史记载,昭示出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取得胜利,在艰苦卓绝中得到成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赢?为什么能?正是因为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新华社原副社长石少华在《六进白洋淀》中这样描述道:“这些普通的渔民,成长为勇敢的抗日游击队的战士,如今又进入八路军正规部队,他们走过的道路,不就是人民战争发展史的生动的缩影吗?”

  历史与现代的现实观照与深情呼应

  在纪录片《雄安红色往事》中,今天白洋淀的美景尽收眼底:碧波荡漾,芦花摇曳,成群的野鸭与展翅高飞的大雁。君不见,当年的地道遗迹安静地深埋地下,而如今一片繁华的立体交通线上,已经是车来车往的盛况;当年的抗战武器“大抬杆”,如今默默地收藏在抗战纪念馆。他们不在眼前,却永存于人们内心深处,并转化为滋养这片红色土地不断前行的伟大力量。

  从宋代杨家将的故事溯源,到抗战时期杨姓后人的接续奋战,一直到今日的雄安建设;从《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深情回忆创作历程,到对雄安新区辉煌前景的感怀;从一位叫作葛尧的诗人投身红土地教育事业的无悔抉择,到雄安的琅琅书声和现代化学校……雄安一直在赓续着革命传统,延绵着红色文化。

  镜头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切换,让人们在祥和安宁的美丽风光中,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回望来路,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今天的雄安,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飞驰而过,长达14.8千米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干线全线贯通。这座现代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地道”,作为这座未来之城智慧城市体系的骨干载体,被称为雄安新区的“大动脉”和“生命线”。抚今追昔,“当历史与现实交汇时,关于这片土地的传奇,就这样被延续着……”

  片中简洁而不失灵动的解说词,无声胜有声的镜头语言,都在向观众传达这样的笃定:“以一种不变的姿态凝视岁月,眺望遥远的未来。”一如今天人们凝望烈士塑像时的心情。(李春利)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6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