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阅读正文

规划专家夏雨、李伟:让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完美呈现——专访雄安“追梦人”(一)

2019-06-03 16:36:41 来源: 河北日报

  左图 夏雨: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总工、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规划组组长。刘向阳摄 右图 李伟:同济规划院雄安分院副院长。李达摄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的重要论述,是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根本遵循。

  两年来,数千名规划设计者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这个伟大的使命,奔赴、集结,奋斗、创造,被人称为“雄安梦之队”。

  雄安新区高质量规划蓝图出炉的背后,有哪些感人的情怀和付出?

  规划雄安,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

  记者:要努力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规划如何做到细节和品质两兼顾?

  夏雨:要做成精品,就像作画,每一笔下笔前都要琢磨琢磨,这一笔怎么画,才能符合中央的要求。数十万张图纸要精益求精、千锤百炼;数千家相关设计单位要衔接到位、严丝合缝……这就是我要说的,说数十万张图纸,绝不为过。

  李伟:雄安新区对规划要求极高、极细,所以工作强度非同以往。我做了十几年的各类规划,也参加过汶川的灾后重建。在容东片区控规编制时,不仅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案例,还要融入最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把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记者:规划不是一个人决定的,是数以千计的专家、团队,夜以继日完成的。你怎么看待团队的力量?

  李伟:团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包括我在内,同济规划院抽调了100人来到雄安。早在2018年,同济规划院抽调精英,成立雄安智慧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等项目。在控规编制的同时,我们同步开展了25项专项规划,组织国内一流的机构和团队共同研究相关问题。

  夏雨:我们动用了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去编制规划。除了四大规划,还有很多专项规划和专项研究,每一项工作都是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做,反复论证,精益求精,不留下遗憾。

  好的规划,需要有创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

  记者:雄安新区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示范区。如何在规划编制过程体现新发展理念,做到不留瑕疵、不留历史遗憾?

  夏雨:我们时刻绷紧创新这根弦,一点都不夸张,反复研讨,力争在规划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新发展理念。

  我负责组织编制《雄安新区规划技术指南》,它是引导雄安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基因密码”,是规划行业第一部积极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的标准,是落实总规、指导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的地方行业规范。我还负责组织雄安高铁站枢纽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为落实站城一体的建设要求,雄安新区与中铁总创新编制体制,形成联合团队,实施周例会制,实现站房与周边地区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李伟:无人驾驶等前沿的创新成果,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没有实践案例,我们需要把这些新技术、新能源、新方法,在编制中做出创新性的探索。

  传承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突出中国特色是容东片区规划的一大特色,在充分理解本地肌理、挖掘本土特征、凸显乡愁记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遗存的基础上,融入最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验。

  记者:蓝图最终要转化成施工图,如何确保不打折扣?

  夏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可真是绝对的高标准严要求,落实方面要求丝丝入扣,不能打折扣。

  曾3天连续开了7个会,都是围绕着雄安高铁站片区和京雄高铁线路的落位和实施。面对新区的高标准,就会出现以前建设中从未遇到的技术挑战,也会突破现有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如地下消防、地下变电站建设等特别实际的问题。我们在坚持标准的原则下,积极与建设方想办法,找突破口。

  李伟:作为容东片区的“规划师负责制”单位,我们将全程参与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审查,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在实质性开工建设时,还将全程参与,全程跟踪每个具体项目,并进行技术把关,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蓝图背后,是情怀,是担当、是奋斗

  记者:二位都是80后,也都是高学历。在新区工作,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李伟:我们经常组织各种规划设计工作营,一进营都持续一两个月,每天是“晨起晨睡”——早晨起来就开始开会研讨,第二天凌晨才能休息,都是这种工作状态。

  “诸葛亮会”多。我在办公室的会议通知,近半年就攒了两尺厚。比如最近召开的容东片区25个专项规划汇报协调会,我们召集13个相关单位、五六十人每天从早8点开会,开到第二天凌晨两点,一直持续一周。

  记者:如何评价自己在雄安新区的工作?

  夏雨:从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毕业后,我就职于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一个河北人,能为家乡的建设,为国家战略贡献个人的智慧,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在北京、雄安、石家庄三地来回跑。我爱人祖籍是雄县,为自己家乡做规划,让我对雄安原本朴素的感情升华了。

  我一个月平均在家不超过48小时。很多时候我很晚才到家,儿子已经睡觉,我悄悄搂着他。早晨他会惊喜地发现我回来了。然后送他上学,我去火车站。儿子今年10岁,在本该依偎在妈妈怀抱的年纪,早早就不能依赖父母,我告诉他,放手和陪伴都是母爱。(记者 郭 东 张伟亚 原付川)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4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