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17:04:48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中国雄安官网12月3日电 11月28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在雄安新区会见了中国普天集团总经理陶雄强一行,双方就物联网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刚表示,雄安新区将按照绿色、智能、创新的要求,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感知设施系统,构建城市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未来将依托5G率先大规模商用,加快推进整个城市5G应用标准设立进度,希望中国普天集团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新区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链发展,与各方一道为推动雄安新区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贡献力量。
陶雄强表示,中国普天集团将发挥自身产业链优势,借助城市物联网顶层设计,发挥在城市建设、能源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优势,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产业发展,为打造未来之城贡献力量。
2018-12-04 18:08:20 来源: 新华网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曹海波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王立鹏摄
新华网石家庄12月4日电(张鹏)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目前,雄安新区城区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白洋淀水环境有较大改善、唐河污水库治理成效明显、“千年秀林”工程稳步推进……环境的改善,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绿色新城奠定基础。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曹海波表示,雄安新区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以白洋淀76个淀中、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为抓手,正全力改善农村村容村貌。试验成功后将向雄安新区全域农村推广,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
为了保证上游入淀河水水质,雄安新区着手打造湿地工程,通过湿地自然净化水质,将水质提升至Ⅳ类水再引入白洋淀。曹海波说,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中期试验,试验成功后将在2019年进行推广。
“环境污染主要是水、气、土这三个方面,把这三个方面治理好了,生态环境也就好了,雄安新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就高了,更有获得感。”曹海波说。根据规划要求,未来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8-12-04 18:16:26 来源: 新华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接受新华网专访。王立鹏摄
新华网石家庄12月4日电(张鹏)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的李晓江,曾主持参与了珠三角、北京、雄安新区等多个重大规划设计项目。李晓江表示,雄安将打破城市传统单中心布局,采用组团式发展,为中国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最新范式。
李晓江说,雄安新区的规划不断地在深化,不断地在完善,把雄安未来发展的空间设计得更好,然后才开始启动。“雄安新区不是要风风火火地建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这点跟浦东、跟深圳完全不同。”
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就承载了诸多的目光和希望。全新之城将有全新的发展思路。李晓江认为,雄安新区首先将摆脱过去城市发展依赖土地财政、房地产的路径,实现一个更加健康、更加良性的财政循环,只有这样城市才可以持久发展,才可以真正打造一个摆脱旧模式的样板。
“雄安新区必须是绿色智慧的。”李晓江说,有最先进的技术、最好的生态环境,这应该是“雄安质量”的标志。在城市空间方面,雄安要营造的是一个人性化的、高品质的环境,“没有水泥森林,不是高楼大厦林立,居住、工作的空间都是亲切宜人的尺度。”有了这样品质的空间,雄安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这里创新创业。
李晓江表示,雄安新区未来将拥有高品质的服务,但这种服务一定是能和雄安三县百姓、河北中部居民共享的。
2018-12-04 18:03:10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臻接受新华网专访。王立鹏摄
新华网石家庄12月4日电(张鹏)坚持现实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是雄安新区的亮点和特色之一。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臻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设数字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的数字城市建设具有四个方面的独特体现。
首先,雄安新区是一座虚实共生之城,现实城市和数字城市实现同步建设。“就像在一张白纸上,我们将基于数字镜像城市为实体城市的治理、发展和产业进步提供支撑。”王臻说,这是雄安新区独特的地方之一。
第二,雄安新区是一座万物互联之城,大量传感器以及智能设备实现人与城市充分交流。王臻说,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为例,信息通过1.8万个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汇集到CIM平台上,可以让决策者直观地了解园区能源使用情况、人流分布情况和运行情况。
第三,雄安新区是一座诚信之城,诚信积分体系的建立为城市提供互信基础。“每个人的贡献度我们是可以统计的,是否诚信也是有记录的。”王臻说,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的贡献者。这样一种诚实可信的机制,对市民素质的提升和城市文明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雄安新区是一座活力创新之城,新技术应用带动智能城市循环发展。王臻表示,数字城市的建设融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驾驶等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带动了城市产业生态圈、产业链的循环发展。
王臻认为,数字城市技术在雄安的应用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应用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将进一步释放城市的活力。未来,雄安新区将做到“信息无障碍”,即为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残障人士,提供平等生活、参与社会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在雄安生活的权利和尊严。
系列广播剧第93期:这个武术表演很讲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
2018-12-01 11:11:25 来源: 新华网
“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大家好,欢迎收听系列广播剧白洋淀故事。白洋淀的传说和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白洋淀一带有口皆碑的少林会。

安新县圈头乡武术氛围之浓,在白洋淀一带有口皆碑。与此同时,圈头乡还出现了以习武为主题的社会组织——少林会。少林会,百年来作为圈头人习武的固定团体,一直很受欢迎。加入少林会几乎成为圈头老老少少的人生“必修课”。
20世纪初,圈头人郝恩光将少林会引入圈头村。从那时起,少林会是一个组织,也是圈头村最重要的社会团体,后逐渐成为圈头习武之人的信仰所在。
少林会深受圈头人的欢迎。
李玉琳是郝恩光的大徒弟,在青年时期,曾借一身武力,领导村民一起抗击侵略者。在少林会中,有不少人带着一身武艺参军抗日,保家卫国。
和平年代,圈头乡一带习武风气未减。逢年过节,少林会仍然沿袭着百年来的出会传统——每年腊月三十、正月十四至十六、正月十九至廿一,少林会都会为村民们表演武术。
如果您恰逢这时候来到圈头,便能大饱眼福了。少林会的表演并非简单的比武,各种武术套路竞技也是精彩纷呈。为了表演,少林会的人会提前准备,每年出新。他们的表演,也成了圈头人最大的期待。
虽然武术套路在不断改良,但不变的是少林会表演时的伴乐。武术伴乐,也是少林会为了将武术更加深入人心所做的创举。

百余年前,少林会被引入圈头村。
少林会有一套欢快、紧凑、稳健的伴乐,由大锣、大鼓、大镲、大铙等共同演奏而成。表演时热闹非凡,四里八乡的村民,也都乐于赶来凑个热闹,百看不厌。
表演中,除了长拳与花拳,少林会也会用上六合枪、六合刀等器械。
如今,更多人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加入少林会的。让人欣慰的是,圈头习武代代相传,年轻人也纷纷入会。虽然那些武术高手,渐渐老去甚至离世,但精湛武艺,却在这片土地上始终流传。

白洋淀畔的人们有着浓浓的尚武精神。
更重要的是,少林会传承的那种武术精神为生产与生活而服务。
无论站在面前的是敌人、侵略者,或是生活中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凭借着代代传承的尚武精神,从来都不曾退缩过。
下期预告

有人根据一户人家门前的景物做了一副对联:“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可是,当“竹”被削去了半截,这幅对联要怎么修改?那如果连“竹”都没有了,又该怎么办呢?下期的系列广播剧《白洋淀故事》,带您说说留村少年显真才的故事。
关于广播剧《白洋淀故事》

白洋淀是河北名片之一,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自古以来,发生在白洋淀的传说故事很多,而且非常精彩。新华网、新华社河北分社、河北省网信办、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系列广播剧《白洋淀故事》,以广播和漫画的形式,带您穿越美丽神秘的白洋淀,领略魅力燕赵。
好故事仍在继续,敬请收听!
2018-12-05 09:34:08 来源: 河北日报
原标题:新区启动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确保容东片区工地和“千年秀林”项目安全
12月3日,雄安新区召开消防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即日起至明年6月,新区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对新区范围内沿街装修改造商铺、改变房屋性质和用途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容东片区建筑工地和外来人员聚集区、“千年秀林”项目等,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坚决防止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雄安新区发展建设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加强沿街企业办公用房、门脸商铺和改变房屋性质、改变房屋用途等场所的排查整治。消防、派出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对三县县城主干道两侧租用门脸的企业办公场所、改变房屋性质和用途的场所等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并按法律法规要求将职责范围内的单位纳入监管范围,建立监管台账。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排查整治。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等,持续推进大排查整治。三县将建立大型商业综合体常态化监管机制,每月组织安监、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联合检查不少于1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确保新区“电代煤”“气代煤”及“千年秀林”项目安全。三县相关部门通过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配齐配强安全监管人员,依法加强电力、燃气设施质量及施工现场安全监管。雄安集团加强对“千年秀林”工程防火工作的监测预警,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森林防火的效率和准确性,一旦发生险情,做到“灭早、灭小、灭初期”。同时,组织建立森林防火专职或义务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灭火设施、器材,加强与地方消防救援队伍联动开展森林防火演练工作。
实行会议推进、定期通报制度,对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行调度,不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调度部署,每月对工作进展缓慢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新区将派出工作组到三县进行检查督导,帮助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及时指出,一督到底。(记者原付川)
将文旅产品打造成文化名片 首届白洋淀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2018-12-04 21:32:41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中国雄安官网12月4日电(记者封俊龙)12月4日,以“再造、再生、再设计”为主题的首届白洋淀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在安新县启动。本次大赛由安新县委、县政府主办,安新县人社局、鱼说科技、华为云、猪八戒网承办,尚马文化协办。

启动仪式现场。杜亚辉供图
本次大赛的核心理念是回归本源,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和全球设计师一起探讨设计与土地和人的关系,让设计更加平易近人,为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据悉,大赛将通过传统材料再造、传统文化再生、传统商品再设计,汇聚优秀设计团队,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引导白洋淀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紧贴大众生活,将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艺术价值、实用功能、创意设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着力打造白洋淀靓丽文化名片。
“在安新县举办首届白洋淀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对深入挖掘安新县文化旅游产业,提高白洋淀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提升白洋淀文化内涵,带动本地百姓就业创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安新县就业服务局局长王浩说。
大赛由三部分组成,即由专业团队联合当地专家对白洋淀区域整体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再设计的目标课题;面向全球设计机构和个人发出邀请,征集白洋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设计方案;落地创新设计周,举办高峰论坛,引入高级人才,孵化优质项目,促成产业合作。
启动仪式上,安新县人民政府与鱼说科技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通过创新“文化+科技”模式,挖掘梳理安新县特色文化元素,并充分利用科技构建安新县文化内容创作、感知及传播应用体系,建立安新县“文化云”体系。
同时,双方还将共同搭建文创共生平台,邀请全国优秀文创企业、设计人才入驻,为白洋淀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诞生出的优秀产品提供项目落地资源,串联起服务安新县区域的文创产业生态链,真正做到激活安新县文化资源,并打造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赋能产业。
“大赛启动后,我们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合作伙伴,通过与当地专家和各界设计师,以及名人、大咖合作对白洋淀的文化进行调研,梳理和整理出白洋淀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芦苇能否变现为具有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的商品,当地的一些文化能否赋能到产品当中去,为本地文化助力。”大赛承办方鱼说科技创意总监杨从丹介绍说。
2018-12-04 21:33:41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中国雄安官网12月4日电(记者封俊龙)“我们创办这所培训学校就是为了让更多群众实现就业,能够参与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去。”12月3日,雄县增民学校第8期高、低压电工培训班学员毕业,标志着该校2018年培训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学校董事长刘修延看着学员们远去的背影,感慨地说:“每个学员都能有一技之长,并走上工作岗位是我最大的愿望。”
雄县增民学校于2017年8月正式开班,按照雄安新区相关要求,学校开设了电工、育婴、保健调理、绿化、服务员等多个专业,并面向雄安新区雄县群众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我们从全国各地聘请了18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保证让学员们都能实实在在地掌握专业技能。”刘修延说,“学校还定期为教师队伍安排培训,以便让教师们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据悉,增民学校一直将学员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为了确保学员能够学有所用,走上工作岗位,开班后,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在天奕商厦、双隆商厦协调出500个工作岗位,保证学员充分就业。之后,学校相关人员陆续奔赴大连、天津、北京等地进行考察,积极与当地企业洽谈合作,为学员们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目前,增民学校已与北京大鸭梨餐饮集团、天津维多利亚大酒店、天津银河大酒店、天津富士康、天津聚康为老集团等企业进行了合作。“我们针对合作企业用工需求,订单式培养相应人才,争取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实现就业。”刘修延说。
吴肖盟本来是学校电工专业的1名学员,经过学校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他现在已经是增民学校的电工专业助教。“像我一样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员还有很多,大家都非常感谢新区和学校。”吴肖盟说,“我现在就想继续把电工这个专业学好、学透,然后帮助更多的学员,这也是为新区的建设出一份力吧。”
除保障学员实现就业外,增民学校还鼓励和支持学员勇敢创业。“学校积极为有创业想法的学员提供‘店址评估’‘老师坐镇’‘运营指导’等服务,让学员们的创业之路走得顺、走得远。”刘修延说。
郭文奎是增民学校保健调理专业的第1期学员,在学校的帮助下,2018年6月,他与另外2个学员一起合伙开了一家按摩店,现在每天都有不少顾客光临他们的小店。“虽然现在客人还不是很多,但是来店里的大多数都是回头客,这也是对我按摩技术的一种认可吧。”郭文奎笑着说,“真是感谢新区的好政策,也感谢学校的培养。”
据介绍,学校里一些正在培训或者技术还不过关的学员,会在郭文奎的店里进行实习。“这也是回馈学校的一种方式吧,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有活儿干。相信我们大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郭文奎说。
2018年,增民学校仅保健调理专业实现创业的人数就高达百余人,创业率占培训人数的45%。
7月20日,增民学校与天津职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创建培训中心。“这是我们学校为2019年增设专业所做的重要准备。”刘修延说。
为了迎合新区建设需要,增民学校将于2019年增设焊工、钢筋工、装配式建筑工等6个建筑类专业以及物业管理、商务礼仪2个管理服务类专业。“天津职业大学将为增民学校协调师资资源,培养新区建设急需人才,真正实现‘新区人民建新区’的目标。”对于未来,刘修延眼中充满憧憬。
2018-12-05 09:39:16 来源: 河北日报
从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安新县分局获悉,安新县将扎实深入开展白洋淀流域治理工作,按照“依法依规,疏堵结合,科学有序,分类施策”的原则,一户一策科学制定生活污水治理措施,压茬进行污水排放口封堵工作,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
在前期全面完成封堵工业非法排污口、畜禽养殖污水排放口的基础上,针对淀区及府河、孝义河等上游入淀河道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开展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坚决抓好入河入淀污水排放口治理。
加强督导管理,督促运维企业,坚决抓好农村污水处理站管护,加强对淀区内46个村现有150个小型污水处理站点的运维管护,确保正常稳定运转及周边群众生活不受影响。(记者张伟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