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摸清“土壤家底” 守好雄安“粮袋子”

2023-04-14 10:40:10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4月6日上午,河北雄安新区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共服务局)举办了雄安新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推进暨培训会议。会议邀请河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专家对土壤普查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各县第三次土壤普查办负责人和成员,承担土壤普查工作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

  为了积极营造开展“土壤三普”工作氛围,让大家充分认识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重要性和了解其具体工作,新区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共服务局)整理了土壤普查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土壤普查?

  粮食生产安全,不是哪个人的事,也不是哪个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到2014年实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再到今年“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持续强化。粮食安全怎么抓?高标准农田如何扩充推进?如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将给出答案。

  202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宣告时隔40多年的新一轮的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土壤三普”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时间安排进度有序开展,“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普查工作。2022年启动土壤三普工作,2023年-2024年全面铺开,到2025年力争实现对新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的“全面体检”,全面掌握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等。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

  二、为什么要开展土壤普查?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对全面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土壤三普是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40年,相关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农用地土壤质量实况,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需要摸清耕地质量状况。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已摸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耕地的“全面体检”。

  (二)开展土壤三普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节约水土资源,促进农产品量丰质优,都离不开土壤肥力与健康指标数据作支撑。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需要详实的土壤特性指标数据作支撑。指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土壤养分和障碍指标数据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精准化,需要土壤大数据作支撑。

  (三)开展土壤三普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废弃物排放直接或间接影响农用地土壤质量:农田土壤酸化面积扩大、程度增加,土壤中重金属活性增强,土壤污染趋势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威胁。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土传病害加剧,制约土壤多功能发挥。为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性状、耕作造林种草用地土壤适宜性,协调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等功能,促进“碳中和”,需开展全国土壤普查。

  (四)开展土壤三普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

  兴的有效途径。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需要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水土光热等资源利用率。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农林牧业生产布局落实落地,因土适种、科学轮作、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多业发展,实现既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食物多样,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土壤普查基础数据作支撑。

  三、如何开展土壤普查工作?

  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遵循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统筹现有工作平台、系统等资源,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集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的“六结合”的方式方法,建立土壤三普统一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分析专业机构,构建涵盖普查全过程统一质控体系。

  土壤普查专业性强,操作要求严,过程控制难。为确保其结果的客观准确,按照构建平台、制作底图、布设样点、调查采样、测试化验、数据汇总、质量校核、成果汇总等8个步骤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其中,前三个步骤由全国土壤三普办统一组织实施,建立全国土壤普查信息化工作平台和工作底图,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任务分发、进展调度、结果汇总,在“一张图”上标注展示具体采样点和普查成果;后五个步骤由省市县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组织实施。

  四、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

  (一)数据成果。形成新区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土壤退化与障碍因子,特色农产品区域、盐碱地调查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以及不同土壤类型数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数据等。

  (二)数字化图件成果。形成新区及县级的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图、盐碱型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分布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最终形成土壤质量“一张图”。

  (三)文字成果。形成土壤三普总结报告,新区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新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评价报告,退化耕地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

  (四)数据库成果。建立土壤性状、土壤退化与障碍、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构建专业高效的业务工作数据管理中心,实现土壤三普工作全流程、全对象、全用户“一张图”管理。

  (五)样品库成果。形成标准化、智能化的新区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

责任编辑: 贾梦宇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07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