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发扬工匠精神,讲好雄安服装转型故事
——白洋淀国际服装文化节话“时尚雄安”(二)

2018-08-02 19:28:46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中国雄安官网8月2日电(记者张仕林)在今年2月的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主打人工智能的“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向全球讲述了中国故事。北京服装学院的楚艳和自己的同事用科技含量高、时尚搭配的表演服装讲述了未来感,突出了个性化、情感化和技术化。

  “‘北京8分钟’背后是北京服装学院常年在讲求的‘艺工融合’理念,现在我们不仅要用工匠精神去讲述中国故事,也得用工匠精神去讲述雄安服装的转型故事。”楚艳告诉记者,她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做敦煌服饰文化艺术研究,一些关于民族服饰的设计理念已经运用于雄安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之中。

  北京服装学院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现在的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和新技术、新材料人才兼备,实现“艺工融合”,既是时尚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雄安服装产业转型的需要。

  曾经的京容服装厂已经成为今天的丽友服装厂,这家企业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容城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这是丽友服装厂的工人在剪裁布料。记者张仕林 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从1979年京容服装厂成立算起,服装产业已经发展了40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生产方法不断优化,虽然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7万多的服装产业从业工人却发挥着工匠精神,制作出了质量很好的产品,帮助企业得到了金狐狸、雪中飞等品牌的贴牌订单,甚至远销国外,为英国的学校制作校服。

  主打西服套装和制服工装的津海服装集团位于容城县奥威路,现有600多名服装产业工人。由于津海集团大多生产的是西服,工序复杂,一件衣服从打版到确认,再到裁剪,直至最后进入流水线工序的整套流程,总计300多道工序,由50多名工人完成,其中裁剪部分有10多道工序,车间加工有200多道程序,包装环节有50多道程序。每个人每天重复一个动作上千次,一天的产量是350件左右。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做很多实验,在制作中精益求精,把科学、时尚和工艺高度融合起来,一个时尚雄安的建设,三位一体,一个也不能少。”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副院长谢平认为,正是因为雄安存在着大量高素质、高水准的产业工人,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不仅可以实现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实现与智能制造的结合上,雄安都可以成为一个标杆。

  “雄安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借助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这个平台,不仅能帮助当地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也有助于设计师去创造,实现自己的理想。”吉文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初创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品牌。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成立,经母校介绍,吉文亲自来到雄安走访调研,坚定了在雄安发展的决心。11月份,他开始跟本地的企业对接,企业负责生产,他来设计,目前已经出了一个小系列,正在设计研发中。

  记者到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的生产车间时,吉文正在跟产业园裁缝工阴立娟制作样衣,尽管快做完了,但还有不少细微的改动,他告诉记者,“因为我们打算走轻奢路线,所有的布料都是从日本进口的,这个过程比较长,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服装设计师吉文在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中的车间内打版。记者张仕林 摄

  “吉文对服装设计的要求非常高,他对细节的在乎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阴立娟跟吉文合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的大部分样衣是出自她的手,“这每一件衣服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一刀一剪都用心,才能成就庞大的产业。”

  大部分人认为服装设计师做效果图就可以了,吉文否定了这种看法,“服装的生产工艺,包括缝纫线的缝制方法、面料的纺织工艺、辅料里衬等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另外从裁剪的角度来说,人的体型、尺寸、合体度,也是很大的学问。”

  “未来二十年,中国或者世界需要的是一群技术精湛、设计理念独特,能继承优秀传统,又可以创新未知元素的一群服装设计师。”谢平对“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理念有着深层次的理解,“作为服装类专业院校,北京服装学院一直在坚守工匠精神,毕竟学校坚持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从学校走出什么样的设计师。”

  自2015年开始,北京服装学院与容城县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随着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容城与北京服装学院的合作也在不断进入新高度,工匠精神的多重理念从象牙塔进入了企业管理层和普通工人心里。

  2017年,津海服装集团与天津一家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引入了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以订单为核心,数据驱动为引导,正在打造现代化的智能工厂。

  “30多年来,我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创新和科技创新。现在,我们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用心打磨,力求将每一件产品都做到最好。”津海服装集团总经理薛新建说。

  赵威已经在津海集团工作12年,做替补工也有三四年了,熟悉300多道工序中的每一道工序。对新来的员工,赵威都会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他们。“不能说我把手艺传给你了,我就干不了了,我教会了他,他才能把质量关把好。‘雄安质量’应该贯穿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做好了,也就是发扬了工匠精神。”赵威说。

  相关链接:

  白洋淀国际服装文化节话“时尚雄安”(一)

责任编辑: 王晓雨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25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