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方网

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综述

2019-02-24 11:34:03 来源: 北方网

  原标题:融入大战略实现大作为

  ──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综述

  今年1月23日,雄安新区雄县中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天津一中教师代表团。此前,天津一中与雄县中学在两校对口支援协议上签字,成立天津一中雄安校区。(资料照片)

  五年前的初春,一张蓝图铺展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千多个日夜,在这片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协同发展的画面渐次展开。

  五年后,春风又至。一份《北京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无论是从地域、政策还是从交通、物流优势来看,天津正在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天津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政治之责、发展之要,以唱响“双城记”为首要任务,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持续深化各领域对接合作,协同效应充分显现。

  高水平承接非首都功能 唱响新时代“双城记”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此为标志,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天津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得之如宝,失之不再。”参与其中、服务其中、受益其中,天津展开新的发展篇章。

  五年间,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构建起以滨海新区为综合承载平台、各区专业承载平台为支撑的“1+16”承接格局,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大院大所的有效合作,举办天津市与中央企业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恳谈会等一系列对接活动,吸引一大批总部机构和优质项目纷纷落户……

  时间:2019年2月17日

  地点:滨海新区

  “北京中关村有的,这里有;没有的,这里创。”这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工作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最近,“村”里很热闹。今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再度亲临天津视察,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为新时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时隔一个月,一场“春到京津冀,协同健步走”活动在园区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创业者、建设者,特别是落户园区的企业代表等千余人组成30个健步走方阵,在湛蓝的天空下,一张张笑脸向着春天大步前行。

  “站在一个月前总书记来过的地方,亲切又温暖,大家一起活动筋骨,干劲儿更足了。”

  “走了一圈不但身上暖暖的,心里也是火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希望,在这里发展,我们更有信心了!”

  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解析京津冀三地发展的取和舍。“不能说‘捡到筐里都是菜’,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是空间转移,要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承接非首都功能,天津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重构角色定位,为引领高质量发展找到新引擎。

  一个梦想──

  “对企业来说,从研发到产业化有一段漫长路程,这段路程在天津被大大缩短了。公司落户天津五六年,现在可以有底气地说,我们有翅膀了,能够自己飞了。”天津飞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申平谈到几年来的发展深有感触。

  作为一家起步于北京、成长于滨海新区的创新型企业,飞旋科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发出国内首台大功率磁悬浮电机,成功实现大规模量产。“最初研发阶段用了很长时间,钱也烧得差不多了,如果不能尽快产业化,就是死路一条。天津对于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发展环境都很适合创业期企业,庆幸来了天津。创业梦变成现实,一条死路让我们走活了。”

  在《北京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有调查问卷显示,近三年京企多因滨海新区、武清区等优惠政策、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疏解而来,超六成京企认为自身发展较好或向好,超八成京企对天津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较高。

  一个新家──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就搬家。”

  眼前一栋砖红小楼,是刚装修好的科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地点,也是王培熙口中的新家。这个纤瘦干练的四川姑娘,一个人在盯装修。“这里准备布置绿植滴灌展示区,就是上个月总书记视察我们公司汇报展示的产品。”她指着门口地上一块直径两米的半圆形凹槽告诉记者,“这里一共400多平方米,园区每平方米装修补贴1000元,相当于我们自己没掏钱。”

  正聊着,园区物业的宋师傅上门检查水管。“这几天降温,怕管道冻裂,我们挨户排查一遍。”

  “你看,就算我一个人盯在这也没问题。园区配套服务很完善,有什么事一个电话随时有人来解决”王培熙笑着说:“很快同事们就陆续过来了,今后我们在全国精准灌溉项目的总控中心就设在天津。”

  “现在企业看重的不再是一点补贴、一项优惠政策,而是整个营商环境。”园区的管理者如是说。

  越来越多京企纷至沓来,截至2018年底,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新增注册企业941家,百度创新中心、京东云创空间、深之蓝、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在这里安家落户,扎根发展。

  不仅是滨海新区,在西青、武清、宝坻……“1+16”承接格局发挥着日益强劲的磁场效应。承接、引进,聚合、再生,双城间真正成为一家,2014至2018年,北京企业在津投资到位金额超过6400亿元,占引进内资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主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

  全力支持规划建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千年大计”,启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强大引擎。

  “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天津付出什么、调整什么我们都坚决落实。”

  仅仅过了半个月,天津党政代表团赴雄安新区学习考察,与河北省签署关于积极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8个方面合作事项,充分发挥天津优势,全力支持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从此以后,高层往来、项目对接、专家研讨、企业携手、人员互动……天津与河北省有效对接合作,为共同建设“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尽好天津责任。

  时间:2019年2月19日

  地点:雄安新区

  正月十五元宵节,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人流如织。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活动正在举行,北京、天津和周边地区的游客从八方聚来。

  老北京茶汤、天津大麻花、雄安“全家福”……荟萃的京津冀美食引人垂涎,特色非遗文艺表演、摄影书画作品展、五福临门闹元宵猜谜活动把节日氛围推向高潮。园区里的无人超市、无人售货车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尝试,还有很多人携亲会友在园区各处合影留念。

  “趁着过节,来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走一走、看一看。”

  “这里不让燃油车进来,很环保,有免费的摆渡公交车,很方便。没有高楼大厦,到处都是绿色建筑,规划布局真不错!”

  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大型建筑群,这里代表着缔造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的缩影。一年来,为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天津高站位、巧错位,下大力气主动作为,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注入了天津元素、天津力量。

  一项规划──

  去年10月,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正处在攻坚阶段,天津选派14名骨干规划设计人员加入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参与综合规划、城市设计、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

  记者在雄安新区一座办公楼里见到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昆。办公室里堆着半人高的十几箱规划设计文件。“这些都是从北京工作营运回来的,以后要存档留存。”作为14人团队中的一员,刘昆在这里已工作了快一年。“一到雄安新区,我们14个人就分散到了各具体项目中去。天津有很多城市规划建设亮点,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为雄安建设出谋划策。”

  虽然一个月才能回家一两次,但团队中每个人都干劲儿十足。“雄安新区汇聚了国内外顶级设计大师,在参与建设的同时,也得到了难得学习机会。这次春节回津,我就和天津的同事们一起分享了很多收获。”刘昆说。

  一年来,天津规划设计团队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全面参与了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和方案的总结、提升,起步区和启动区规划,外围组团的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和控规编制,配套服务区的建筑设计,参与了综合交通、绿色交通等专项规划,为千年大计贡献出了精彩的“天津智慧”。

  一个项目──

  团圆佳节不能回家的人有很多。容城县体育馆边上有座不起眼的小楼,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固废管理部部长杨伟在这里工作也已经快一年。“今天食堂给我们煮了元宵,就算过节了。”

  在天津生态城有一片最大的水域叫做静湖,波光粼粼,候鸟啼鸣,居民们常到湖边散步。而10年前这里曾是生态城区域内最大的污水库。生态城环保公司采用独创的“带着污水治污泥”的工艺治理了水库污染,一度在业界引起震动,也引起了雄安新区的关注。

  去年3月,应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邀请,生态城派遣杨伟等三人团队到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参与被列为雄安新区环境治理“一号工程”的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这就是唐河,是汇入白洋淀的八条河流之一。唐河污水库污染将近40年。”杨伟指着地图上蓝色河道位置对记者说:“按照雄安新区管委会和雄安集团部署安排,唐河污水库治理一阶段进行固废清理、污水治理等污染治理,二阶段进行生态修复。”

  “天津生态城和雄安新区的环境治理项目,有很多相近之处,都是践行了‘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的理念。”杨伟说:“按计划唐河污水库治理今年就组织竣工验收了,希望今后这里也像静湖一样美丽宜人。”

  随着一个个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天津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天津发挥优势精准服务,与雄安新区在职业教育、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园林学校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校;支持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开展白洋淀污染底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白洋淀周边区域环境友好型种养模式技术等研究;中交天津航道局等企业积极参与“千年秀林”、十万亩苗景兼用林等项目建设……

  从顶层设计到三地响应,从全面落实到深入推进,一个始于春天的故事,在京津冀的大地上雄浑落笔。

  大协同、大发展。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巨大潜能正在加速释放。(陈璠 谷岳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6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