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冀云客户端

奋进的春天丨窗外又闻机杼声

2023-02-22 18:18:16 来源: 冀云客户端

  “开班啦!”正月二十一大早,随着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亲自擂响“开工战鼓”,土布车间里织梭飞动,手摇纺车的“吱扭”声和织布机的“咣当”声交织在一起,“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的场景仿佛又重现眼前。

  “70多道工序,70多种声音,只有原汁原味的手工技艺才能发出。”崔雪琴讲述了她和原村土布结缘的故事。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赞皇原村土布的第三代传承人,十几年前,看着村里的妇女老人无事可做、干坐在家里受穷,她毅然决定返乡,把土布纺织技术无偿传授给大家,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干农活不挣钱,出去打工又没手艺,难啊。”想起当年在外打工搬砖的日子,今年58岁的陈月金还有些许唏嘘。听说有人免费教织布,还给发工资,她第一个报了名,一转眼就干了18年,现在已经是最优秀的织娘之一。

  能学手艺、离家近、还挣钱,渐渐地,十里八村的妇女都来了。2007年,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崔雪琴成立了我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从此,原村土布“吱扭”“咣当”的织布声,慢慢变得厚重起来。

  “土布事业要发展,还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前人智慧中融入创新理念,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崔雪琴先后成立公司、建设土布文化产业园和非遗就业工坊,形成了从种棉到纺线、从织布到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不断研发创新,将产品从简单的床单、衬衣增加到服装服饰、家居用品、婴儿用品等六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不但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热销,也开始热销海外,走上了国际舞台。

  如今在原村土布,像陈月金这样的织娘,共有1300多名。她们平均年龄58岁,人均年收入1.8万元左右,靠自己的双手走向了生活幸福的道路。

  看着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崔雪琴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早早就对今年做了新规划。她想继续扩大生产车间数量,同时积极“走出去”,扩大产品销路。同时加强研发,通过融入科技的力量,让土布更舒适、更有益于健康。“尤其是现在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办事儿一次就能办成,让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动力。”崔雪琴笑着说。

  新一年,新希望。小山村里,机杼声伴随着织娘们幸福的欢笑声,回荡在大山上方,愈发响亮。

责任编辑: 贾梦宇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3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