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京报
阅读正文

保障中小学生睡眠,平台必须尽责

2021-04-05 09:51:40 来源: 新京报

  对于教育部的“睡眠令”,也需相关网络平台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及时建立管理细则、利用技术手段,把政策要求落到实处。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睡眠不足对其健康伤害更大。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4月2日,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发布了“睡眠令”。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要求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采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监管,确保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每日22点到次日8点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睡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若睡眠不足,对其健康的伤害更大。毫不夸张地说,这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也是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然而近些年,中小学生睡眠匮乏,却成为愈来愈突出的社会问题。2019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初高中生占比更高。

  教育部此次通知,为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提供了重要抓手。通知不仅在中小学生学业安排上予以明确规范,力图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更特别强调了每日22点到次日8点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颇具现实针对性。

  相比学校、家长就能控制的作业与校外培训等,中小学生对电子游戏的自制力无疑是最弱的。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的今天,电子游戏占据了青少年大量时间,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其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理当设立专门条款,严格监管,切实执行。

  事实上,不光是游戏平台,就成瘾性而言,眼下的短视频、直播等泛娱乐平台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挤占,同样不可忽视。

  202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就显示,有近七成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更有超过20%的受调查未成年人,习惯在睡前使用短视频。从游戏到短视频,网络娱乐对未成年人限时,不仅利于保证睡眠,也与学生视力保护的要求一脉相承。

  此前,国家相关部门也曾出台意见,要求游戏、短视频采取未成年人防沉迷措施,但具体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比如,有些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模式存在不少漏洞,实名制等规定也容易被突破。至于短视频的“青少年模式”,包括时间锁、禁止直播和充值打赏等,有多种方法可以绕过。因此,教育部再次明确的限时要求,该如何落地执行,仍面临不少考验。

  保障中小学生睡眠,保护我们的下一代,是作为企业公民的起码责任。相关网络平台,当积极响应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要求,更为主动、切实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及时建立管理细则、利用技术手段,把政策要求落到实处。

  以此而言,落实教育部此次通知要求,也是一个平台与监管方对既往措施回头看、对相关机制再加强的契机。

  一方面,需要平台方面有企业公民的责任担当与主动自觉;另一方面,对于游戏、短视频等在线平台对于中小学生限时服务,产品设计是否严谨,执行是否到位,有没有留下“漏洞”,监管部门也要定期做好跟踪和评估。而对于那些糊弄监管、应付舆论的网络平台,也不妨加大曝光和处罚的力度,倒逼其“动真格”。

  唯其如此,才能规范网络平台的运营,让教育部的“睡眠令”落到实处,在确保中小学生足够睡眠时间的同时,也免于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共同呵护一个更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 封俊龙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9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