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记忆】雄县新旧三宗宝,你知道吗?(二)雄县新三宝

2017

12/25

16:35
来源:
雄安新区专刊

【雄安记忆】雄县新旧三宗宝,你知道吗?(二)雄县新三宝

2017-12-25 16:35:12 来源: 雄安新区专刊

  “雄县三宗宝——皮硝、钱串儿、益母草。”这是早年雄县人人皆知的话。当初的三宝,不仅为雄县树立了积极形象,也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今时过境迁,“雄县三宗宝”已不复存在,随岁月而消逝,实为一大憾事。然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宝消逝了,就没有新宝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古雄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不仅有宝,而且很多!咱优中选优也评出新三宝。在这里我想说:“雄县新三宝——地热、矿泉、古战道”!

  雄县新三宝

  地热

  先说地热水。地热水堪称现今雄县的第一宝。雄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雄县地热田处于牛驼镇地脉的最佳部位,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认定,雄县地热资源具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面积广。雄县境内均有地热显示,其中基岩热储面积32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61%,占牛驼镇地热田总面积的50%。二是储量大。地热水储量达821.78亿立方米,相当于66.3亿吨标准煤。三是埋藏浅。热储埋深500—1200米,便于开发利用。四是温度高。热储层底板温度92-118度,出水温度55—86度。五是水质优。地热水一般为氯化物碳酸钠型水,矿化度达到0.5-2克/升,并且富含锂、锶、碘、锌、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达到了“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全县人用温泉水洗浴,理疗,还有人建了温泉游泳馆,无论冬夏洗得不亦乐乎。

  这还不算,早在2006年雄县就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全县地热供暖面积达到450多万平方米,全县各小区都实现了地热供暖,县内多个农村也采用地热供暖,基本建成了“无烟城”。尤其近年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回灌利用,灌采结合,取热不取水,创建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统一规划,采灌结合,惠及百姓”的雄县模式,在全国推广并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三新行动”试点县。尤其在大力治理环境污染的今天,利用地热水取暖、清洁、环保,显得弥足珍贵。由此看来,雄县地热水称为一宝当之无愧!仅此,邻县百姓就羡慕得眼红眼热,那还有另一种宝水呢——“古隐山矿泉水”。

  矿泉

  大自然似乎格外眷顾雄县,不仅赐予了地热水,还赐与了“古隐山矿泉水”,号称神泉秀水。

  为什么冠名“古隐山”呢?原来雄县地下隐匿着400多万年前形成的古山,那泉水就出自古山中间,也就是说那水是400多万年前的古代降水,经过淋滤、溶解、深藏漫变而形成,没有丝毫污染,没有任何杂质,是真正意义上的纯天然矿泉水。那水系天然弱碱性水质,饮后有益于身体健康。听知情人讲,这个水矿就像一个巨大的宝瓶,深潜在地下,四周有岩石包裹,外水渗透不进,所以水质纯洁。这个“宝瓶”东西长约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高约556——1100米,最高处1653米。说来发现这水也属意外,那井正好打在“瓶口”上。

  1986年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雄县大营镇白码村勘探石油打井,当井深打到600米时,出了泉水,那泉水清冽甘甜,爽口至极,附近乃至十里八乡的村民纷纷来取水饮用。这引起有关部门注意,于是取水样化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不仅含有钾、钙、钠、镁等20余种宏量元素,还富含人体所需的锂、锶、碘、锌、硒、偏硅酸等14种微量元素,其中锂、锶、碘、偏硅酸、四元素及矿化度等五项指标同时达标。可以说这水国内少有,世界罕见,可与法国“维希”、美国“山谷”等世界级珍稀矿泉水品质媲美,堪称“水中的劳斯莱斯”。

  这一发现震惊世界。国家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原国家领导人李鹏,万里,余秋里等曾专门批示及亲自考察。当地政府对水源地方圆十公里进行保护,确保水质不受污染。

  前些年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古隐山矿泉水“养在深闺人未识”。2016年有知名企业的加盟,雄县白码食品有限公司实施了扩建,占地6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设有5条现代化生产线,年生产量超过200万吨,产品销进多个大城市,供不应求,不仅造福于雄县,进而造福于全国各地。“古隐山”的名字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引人注目,即将成为雄安新区的名牌,自然也是雄县的一宝。

  古战道

  要说前两种宝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第三种宝古战道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

  古战道全名应该是“宋辽古战道”或叫“宋辽古地道”。对此雄县霸州志书都有记载。旧时雄县有圆通阁,俗称铃铛阁,阁前有八角琉璃井,故老说霸州亦有井与此相通,宋初两城守将计军事,遣使往来穴中,外人不知也,往年浚井见东有隧道数十步,即以木架撑之,壁间置铁灯盏。马之骦引《霸州志·古迹》有“引马洞”,云宋杨延昭所造地穴,自城中潜通雄州。北宋时期雄州霸州一线为宋辽边界,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守将秘密建成百里长的地下工程,堪称壮举。

  现今开发出的宋辽古战道位于城内将台路东侧,原是高出地面一、两米的方形土台,叫邢村大台,传说是杨六郎的点将台。村民取土而发现。

  整个地道皆为青砖券顶结构,由甬道和券室两部分构成。最大券室长八米,宽三米,高三米,甬道低处仅零点六米。其内部结构复杂,有翻板,翻眼,通气孔,壁上有放灯处。从功能分,有“引兵洞”,“藏兵洞”,“议事厅”,“瞭敌洞”,“迷魂洞”等。根据发现的宋辽时期的瓷片,瓦片,水缸,残兵器等,说明洞内设施俱全。

  2016年在孤庄头探测到类似的古地道,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后,文物普查时又在双堂村发现大面积的古地道,这印证了史书的记载。

  这种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统一领导下大规模施工,永久的防御性地下军事工程,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军事价值。被誉为中国宋辽史上的“地下长城”。2013年古地道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雄安新区设立后对外开放,每天游客络绎不绝。相信双堂的一段开发后将更加辉煌。

  宋辽古战道蕴含了古人的智慧、魄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宋辽古战道的军事价值,历史价值,不亚于长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雄县的瑰宝。

责任编辑: 雷东瑞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加载中...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675112216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