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区黄骅市80余万亩旱碱麦开镰

当前位置: 首页 > 雄安新闻 > 最新播报 > 正文
2024

06/06

15:39
来源:
沧州日报

渤海新区黄骅市80余万亩旱碱麦开镰

2024-06-06 15:39:51 来源: 沧州日报

  芒种至,农事忙。近日,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渤海新区黄骅市80余万亩旱碱麦陆续开镰,金黄色的农田里,农民们利用晴好天气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在旧城镇后仙庄村,3000余亩旱碱麦田满目金黄,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穿行田间,掀起阵阵麦浪。位于常郭镇李子札村的黄骅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3600余亩旱碱麦也迎来“收获季”,数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对成熟的小麦进行收割。

  为确保农机设备在“三夏”期间高效运转,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提前谋划、精心部署,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夏收保障工作。“目前渤海新区黄骅市拥有小麦收割机750台,其中高效能收割机134台,这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将大大提高小麦收获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配备了粮食烘干机40台,日烘干量最高可达1.2万吨,有效解决了阴雨天气对粮食晾晒带来的不利影响。”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同时设立了5个农机维修配件服务站,成立了10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农机服务和技术指导,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渤海新区黄骅市通过科技创新改造盐碱地,加强耐盐碱良种推广,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同时积极发展深加工,延伸旱碱麦产业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创收模式,全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记者 王汝汀)

责任编辑: 王晓雨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扫描或长按识别关注
中国雄安官网微信公众号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6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