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社

在雄安,感受现代化城市运营智慧

2024-04-24 16:08:31 来源: 新华社

  眼下的华北平原,春光正好,微风不燥。

  走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没有高楼林立的压抑,呈现在眼前的是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崭新建筑;抬头不见杂乱的电线,低头不见无序的井盖,路旁咖啡厅、便利店、饭馆、图书馆一应俱全。

  7年拔节生长,从蓝图到实景,雄安新区芳容初绽,人们的美好生活不断延伸。于细微之处,这座新兴之城正在展现出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运营和治理智慧。

  这座城市很“聪明”

  早晚高峰时段,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主干道上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最多等待一个红灯,即可实现一路绿灯。这当然不是驾驶员运气好,而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雄安“智慧基因”。

  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域按照数字化道路建设布局的区域,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启动了数字道路建设。

2024年3月29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内的智慧灯杆。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如今,在容东片区数字道路两侧,7000多根多功能信息杆柱上集合了信号灯、摄像头、雷达以及各类传感设施。这些设备实时采集道路信息,并上传至云端,经过智能运营中心分析为车路协同提供重要支撑。

  这一全国首个规模化区域级数字化道路也为智能网联汽车创造了良好的驾驶条件,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智能网联巴士901巴士便是印证。

  搭上它你会发现,一辆小小的巴士融合了诸多“黑科技”:具有自动驾驶功能,搭载了多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设备,能够对外部环境进行精确感知,车辆决策响应速度在100毫秒以内,依靠厘米级的高精度地图定位,车辆能够实现复杂天气及复杂城市路况下的安全行驶。

  作为在国内率先开通运营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巴士,这条线路已被纳入城市常规的公交体系,每日从南文营出发,开往4.8公里外的定安公交站,一路上途经生活小区、街区、学校、办公区域。

  这些智能化的运营设施和技术,都离不开雄安的超级大脑——城市计算中心,它的外观呈拱形,与水面中的倒影融合,像一只灵动明亮的眼睛,被称为“雄安之眼”。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建设运营单位雄安云网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宇东介绍,“雄安之眼”是雄安新区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新区各类智能化应用场景都离不开这个智能中枢。

2023年9月21日,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新华社记者张铖 摄

  它是雄安数字孪生城市运行服务系统的重要载体,其承载的边缘计算、超级计算、云计算设施,将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服务。

  不仅是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气象、智慧社区、智慧生态……“雄安之眼”里,藏着这座新城的每一个智慧场景,全面赋能城市建设、交通、政务、生活、产业等方方面面。

  高峰期哪个路口车流量大?居民楼里有没有电动车进电梯?地下管廊里的水、电、气、热管线是否安然无恙?在“雄安之眼”,“云上雄安”都能展现出具象化的应用场景。

  这样的智能监测,正是雄安新区推动智慧管理的缩影。围绕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新区构建了综合数据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物联网平台和视频一张网平台。“一中心四平台”可以实现全域实体城市与数字孪生城市的深度融合,让每栋建筑、每条道路、每个社区的管理更加“耳聪目明”,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这座城市很“精细”

  在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综合管理平台上,交通路况、空气质量、天气情况等数据实时显示,整个容东片区的城市运转情况一目了然。这是一个集多技术、多功能、多职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可视化的智慧城市决策中枢。

  容东片区的各个路口、小区内外的视频画面数据,都汇聚到这个管理平台上,有些摄像头上还搭载了智能算法,能够自动识别事件、派发工单,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在电脑前进行视频巡查,对电动车上楼、消控室值班值守、环卫作业车辆等一键远程检查,发现问题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即可。

  城市运营和管理由此展现出惊人的精细度。

  容东片区北部安置区19个社区,南部市场化地块6个社区,总共9万多居民,是目前雄安新区回迁群众人数最多的新建片区。“如果放在过去,城市管理主要靠一线巡查,容东片区这么大的范围,短时间内走遍各个角落可不容易。”容东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琨说,自从有了智慧化的管理平台,信息汇聚更快,他们也能更全面地发现各类事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进入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综合管理平台,“住户用能指标分析”清晰地显示在“多表集抄”系统页面上。居民的用水、用气数据都能实时得到采集,据此分析其入住状态。

  工作人员在雄安新区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监管平台工作(2022年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朱旭东 摄

  “独居老人如果超过4个小时没有用水,系统会自动生成预警事件,随后派单到社区,查看独居老人是否需要帮助。”容东管委会社区建设处负责人杨朔介绍,这一系统的应用让社区工作人员如同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可以少跑腿,这一管理平台还开发了线上商户装修、门头审批申请功能,逐步推动实现审批不见面。此外,平台还开通了群众“随手拍”功能,连通举报电话,随手拍下图片视频上报,从而参与城市管理。

  作为新建片区,居民入住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多部门,容东片区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下的“一呼联应”工作机制,运用联席会议的形式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杨小霞说,她所在华茂园小区的“马蹄砖”路面就是靠这个机制解决的。小区居民楼前的活动区域原来铺设的是马蹄形状的高承载砖,经过风吹雨淋填充砖缝隙的有些泥土被带走了,路面变得坑洼不平,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

  作为小区5号楼楼门长,她把相关情况反映给小区物业负责人,希望将路面改造平整,但是改造起来并不容易,“因为需要协调好几个单位。”杨小霞说。

  “一呼联应”工作机制就发挥作用了。经过走访核实后,华茂园所在的社区负责人召集综合执法、总包方、项目管理方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召开“一呼联应”联席会议商讨解决方案。经过多方努力,坑洼不平的“马蹄砖”路面换成了平坦防滑的丙烯酸彩色路面。

  2024年3月29日,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巴士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道路上行驶。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这座城市很“温暖”

  走进雄安科创中心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大厅,你可能会注意到一楼大厅里有一台加温小仪器,里面的瓶装水保持恒温37摄氏度。乍暖还寒的春天,一瓶加温矿泉水为到访的人们带来温暖——这是一座城市的温度。

  雄安的温度,无处不在。

  提起变电站,你会想到什么?冰冷的钢架、高高的围墙?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明朗北街与民俗公园路交叉口西南角,一座花草掩映、绿丘起伏、廊亭相连的地方,竟然藏着一座变电站——剧村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

  在雄安新区为保民生、保建设提供稳定电力的同时,变电站巧妙地实现了同城市景观相融合。这是雄安让刚硬城市展现柔性温度的巧思。

  感受到雄安温度的还有更多的社区居民。3月29日,容东片区龚庄社区食堂正式开业。这个食堂不仅可以满足日常饮食需求,社区居民还可以在这里聚餐聚会、分享交流,开展社区活动,过集体生日等。

  61岁的杨小霞开心不已。当天,杨小霞和社区的姐妹跳完开场舞,在食堂吃了饭。她说,“跳了舞,聚了餐,真的很开心,简直比过年还开心。”

  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龚庄社区联合中铁建物业整合社区资源,打造了价格实惠、就餐便利、环境卫生的社区食堂,这是党建引领现代城市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除了解决居民的吃饭问题,有些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还会有一本“民情台账”,居民的困难、诉求一条条都被记录在案,及时解决。

  2023年以来,南文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带领社区工作者对8个小区3764户居民开展两轮“地毯式”大走访,同时常态化组织社区工作者、楼门长收集居民诉求,一户一档建好“民情台账”。

  根据大走访采集的“民情”信息,南文营社区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1+1”志愿结对帮扶活动;联合社区卫生站、雄安印象里志愿者联盟开展慢病随访、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养老驿站、邻里驿站等场地给老年人提供多样服务……

  一老之外,还有一小。走进雄安新区,可以明显感受到关爱儿童、呵护儿童的城市温度。

  “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看未来”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领域。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公园城市,让儿童亲近自然、拥抱自然;区域绿道、学径道路,让儿童在运动中健康成长;将激发创造力、想象力的造型、色彩等元素融进建筑风貌设计,打造充满自然趣味的儿童友好公共设施;今年寒假期间,雄安新区部分中小学开展免费托管服务,为家长免去后顾之忧。

  去雄安看看吧。

  这座城市的温暖,不只体现在一份份规划里,也落在每一个社区里、每一条街道上、每一条工作记录里,更真实地落在每一个雄安居民的眼里、心里。(瞭望智库雄安研究中心课题组 吴丽华)

  2024年3月29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龚庄社区食堂正式开业。中国雄安官网发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5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