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

王宝山委员: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 守护人民健康

2022-03-09 14:49:35 来源: 人民网

王宝山,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委、河北省委主委;河北医科大学校长。照片由本人提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健康方面的话题依然热度不减。

  在人民网开展的“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中,“健康中国”赫然在列。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这也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委、河北省委主委;河北医科大学校长王宝山非常关心的话题。

  近日,围绕如何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村医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进京冀两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等内容,王宝山委员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他表示,应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从而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预警机制 不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

  人民网: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对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请问,在提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宝山:首先应建立预警机制,要建立以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为主的公共卫生事件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和申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情况。中心应负责鉴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病源、寻找治疗方法、观察疫情变化、及时向国家卫健委通报对公共健康有影响的所有情况以及提出预防疾病传染的措施。同时,通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广泛搜集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病的季节、地区等有关信息,分析疫情的发展规律,力争做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早期警报乃至疫情预报,并定时、定期在网上公布疫情周报,若有严重疫情,有关信息在网上随时更新。

  对于监测预警机制,要制定完善可操作性的制度与指南。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发出预警可能会对社会公众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引发不稳定情绪,这就需要在制度文件中细化流程和职责,使预警建议与预警发布过程更加规范、谨慎、透明,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与应急处置。

  王宝山:有了预警机制,公共卫生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也要跟上。应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置公共卫生科室和公共卫生医师岗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并具体落实疾控任务。同时,要吸引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加入,建立人才培养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在预警系统的资源配置上,也要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建立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现有的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进行优化重组并加强培训;要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快速筛查诊断能力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能力。同时,要建立垂直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的责任体系可以使政府有序组织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和控制,也可以使公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积极配合流行病调查……

  另外,还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精确度,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和单位发现非常规疫情患者苗头应立即向上反映,通过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向市、省直至国家卫健委提供信息数据,提升疫情预警的快速性。

  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扎根”

  人民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是国家、省市县落实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际中,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在基层更好地开展呢?

  王宝山:正如你所说,我在调研走访中也发现,基层医生对于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度和积极性还不够高,培训过程中精心准备的课程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受欢迎。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这样几点:一是村卫生室人手少,参加培训影响诊疗和个人收入。二是培训内容欠丰富,对村医的吸引力不够。三是培训内容实用性、实操性不强。四是医保报销政策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倾斜力度不够。

  对此,我建议,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第一,注重基层医疗人群培训全覆盖,各乡镇卫生院要统筹、合理、兼顾安排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第二,注重培训内容的实操性,各地市县要组织好本地域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病源、病种调查,找准、细化农民易患疾病病种,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第三,注重培训效果和培训成果的转化,特别是要实地了解村卫生室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做好疗效分析。第四,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将部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王宝山:要扎实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线上培训。据我所知,目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已通过安装HIS系统,实现医疗卫生管理信息化全覆盖。我建议,各地职能部门利用HIS系统,将医务人员定期参加理论学习培训、考核内容等纳入其中。

  针对培训效果,建议以竞赛、比武等不同考核方式来检验,并作为晋升职称和评先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一是从政策上引导基层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如增加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的绩效考核比重等,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二是对于不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采用不同的实战考核,倒逼适宜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三是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有效率、满意率,达到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目的。

  助推协同发展 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北三县延伸

  人民网:近年来,北京一批知名医院与廊坊市北三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关医院签约,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北三县延伸,提升了区域医疗卫生水平。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向北三县布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王宝山:近年来,北京一批知名医院与北三县的相关医院签约,双方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远程会诊等方面全面合作,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北三县延伸。

  我认为,接下来,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协同办院政策扶持,因地制宜推动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落户北三县。我建议,在国家相关部门支持下,统筹协调,将京冀两地医疗资源扩容规划协同布局,重点利用北三县现有的医疗机构资源进行扩建办院,从用地、资金、人力资源上都力争达成资源利用最优化。

  同时,要抓紧补齐人才短板,推动北京优质医疗人才落户北三县。由于北三县民营医疗机构占据主要比例,北京公立医院优质人才多点执业受限等原因,北三县本地医务人员的培养得不到周期上的保证,所以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推动、借鉴近期北京教育资源在三河市燕郊落户的模式,在合作办院的基础上,打通政策堵点,从住房、教育、养老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优质医疗人才安心落户,为北三县医疗发展输入“造血”能力。

  王宝山:推动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在北三县的布局应更大地发挥先进医疗技术的带动作用,也应更有效地促进分级诊疗的合理化。我建议,构建全科医生培养机制,促进基层卫生医疗预防和康复水平提升,形成“预防和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格局。

  此外,还要加快推动医疗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促进北京和北三县检查互认。针对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还存在医疗检查结果不互认的情况,我建议,通过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卫生健康数据共享和互认机制,促进业务系统协同,在互认的机构范围内进行的相关检查检验,医生可以在平台上查询到一定时期内的相关记录,遵照互认项目和适用范围原则上予以认可,一般不再进行重复检查,这样就可以大幅缩减病人的诊疗时间,让患者更有获得感。

责任编辑: 崔利杰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