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河北雄安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规划(2021-2025年)

2021-08-06 17:38:11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当前,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迎来了关键节点,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新时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雄安新区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雄安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科学把握雄安新区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重要意义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主要农产品绿色优质供给,是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根本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绿色优质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细特色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着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满足雄安新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构建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推动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端高新农业产业,是向国内外展示农业现代化的第一窗口。

  随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为全国乃至全球农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舞台越来越大。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突出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科技型、智慧型、融合型、绿色型等高端高新农业产业,有利于构筑我国农业对外合作新平台,打造层次更高、领域更广、辐射更强的农业开放经济新高地。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体制机制,是加快推进现代要素集中集聚的助推器。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强农惠农体制机制,有利于引导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雄安新区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农村发展能力,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

  二、基础条件

  (一)基本概况

  1.区位交通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距北京、天津均为105公里,距石家庄155公里,距保定30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为农业发展以及京津两大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创造了条件。同时,雄安新区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将构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和“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雄安站已于2020年年底开通,便捷通畅的交通为推动雄安新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气候地理

  全境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春旱少雨,夏湿多雨,秋凉干燥,冬寒少雪。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5.1毫米,极端最大年降水量为931.8毫米,极端最小年降雨量为207.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61.1毫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海拔标高7~19米,自然纵坡千分之一左右,为缓倾平原,属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

  3.水资源

  雄安新区属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区内河渠纵横,水系发育,湖泊广布,主要河流(渠)有大清河、萍河、瀑河、潴龙河、唐河、小白河、白沟河、孝义河、漕河、赵王新河、新盖房分洪道、任文干渠等110条河流和干渠,河网密度0.12~0.23千米/平方千米。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大清河南支缓洪滞涝的天然洼淀,主要调蓄上游河流洪水。白洋淀由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百亩以上的大淀99个,总面积366平方千米,其中有312平方千米分布于安新县境内。

  4.土地资源

  雄安新区规划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约265.5万亩),其中现有耕地面积90.76万亩,分为水浇地、旱地、水田三种类型,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甘薯等传统作物,水浇地占比约91.52%,旱地零星分布,占比约8.43%,水田分布极少,占比约0.07%。园地分布在大营镇、三台镇、苟各庄镇等乡镇,主要种植苹果、梨等。

  5.社会经济

  雄安新区辖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共33个乡镇,640个行政村。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112.6万,其中农业人口81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1亿元。

  (二)发展成效

  近年来,雄安新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条件,积极发展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及荷叶茶产业,稳步推进水产养殖全部退出,基本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1.有效保障粮食供给安全

  正在划定26.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020年小麦播种面积60.48万亩,夏播玉米69.92万亩,产量达17亿斤。已经形成集育秧、栽种、贮藏、销售于一体的甘薯产业,全年种植面积达到9.6万余亩,带动周边种植20多万亩,种植规模占全省1/3以上。

  2.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加快推进蔬菜标准化种植,2020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07万亩,其中设施瓜菜0.41万亩,总产量达到15.57万吨。积极发展梨、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71万亩。依托白洋淀资源,发展野生莲藕10万亩,年产荷叶茶10吨。

  3.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已形成了以雄县东北部和安新东部、中部为重点的粮食产业带,以雄县北部和安新北部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带,以雄县中部和安新北部为重点的经济作物产业带以及白洋淀流域的特色产业发展带。

  4.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6.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超过10万亩。耕地质量逐步提升,化肥农药持续减量,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高,产地环境明显改善。

  5.农业新型经营体系逐步建立

  产业逐步向适度规模发展。到2020年,发展农业园区9家,其中省级园区3家。培育种植大户962家、家庭农场101家、农民合作社83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0个,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三)存在问题

  虽然雄安新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供给结构不优、生产条件较弱、产业融合不充分、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与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要求还不匹配。

  1.供给结构仍需优化

  目前,新区粮食供给大于需求,果蔬供给仍有缺口。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人口增长将会加速,粮食供给虽然可以满足需求,但果蔬缺口将达到15万吨。

  2.生产结构有待提升

  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还相对粗放,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仍未根本改变,大水大肥大药现象仍然存在。

  3.产业结构亟待转型

  目前,新区农业产业仍以一产为主。加工业、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还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服务能力不强,科技与生产结合还不紧密,数字农业建设基本空白。

  4.产品结构还需优化

  雄安新区现有白洋淀鸭蛋、白洋淀皮蛋、荷叶茶、河蟹、莲藕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小而不优、杂而不亮,有些产品还不符合环保要求,绿色转型任务繁重。

  5.经营结构尚待完善

  农业生产仍旧以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社会化服务组织缺乏。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供给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全力打造世界级农业科技创新链、数字农业智慧链、优质农产品供应链、现代农业融合服务链、农业绿色发展生态链、国际农业合作交流链,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数字农业为引领、产业融合为动力、绿色生态为主题、开放共赢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示范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现代农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谋划,整体推进

  综合考虑自然禀赋条件、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整合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实现全域范围内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2.生态优先,效益并重

  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促进环境保护与效益提升的有机结合,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3.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发挥政府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生态循环农业格局。

  4.创新驱动,协调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探索现代投融资方式、运营模式、监管机制,试点、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定位

  紧扣雄安新区国家使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为方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智慧农业创新样板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际农业合作交流中枢。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集聚一批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型企业,吸纳一批高端人才、领军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国家农业科技人才孵化平台。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展以生物育种为主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农业,围绕智能装备、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承接和实施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批前沿性成果,打造世界级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要素、全过程、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成果孵化转移、科技成果交易,推动载体、人才、金融等科创要素聚集,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搭建好农业科技与生产之间的畅通桥梁。

  2.智慧农业创新样板区

  坚持以数字农业为引领,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农业数字化生产力,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全产业链中,打造耕地管理信息平台、农情综合监测与监控平台、智慧农机管理平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平台以及农产品电子销售平台等,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

  3.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坚持以产业融合为动力,建设优质农产品供给平台、高效仓储物流平台、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农业多功能拓展平台、农业金融服务平台等,融入科技、人文等元素,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创新方式、培育主体、完善政策,推动科技、人才、资金以及各类要素等深度融合,打造创新要素紧密结合的好载体,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4.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坚持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快产业环境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产品产出绿色化、消费方式绿色化步伐,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打造雄安品牌,建设绿色引领的农业现代化中心。

  5.国际农业合作交流中枢

  坚持开放共赢为导向,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集高新技术装备展示、产品展销和投融资洽谈等功能一体的综合性会展平台,组织农业创新成果博览会,定期举办农业高峰论坛,常态化展示我国农耕文明传承、农业现代化成就、前沿科技进展,推进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交流;主动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加强与京津、境内其他区域及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交流,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为提升京津冀开放型经济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四)总体目标

  到2025年,雄安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基本形成生产力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业态融合、产品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1.供给能力依然稳固

  到2025年粮食产量稳定在8亿斤以上,果蔬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建设苗木花卉特色种植基地1万亩、中药材特色种植基地2万亩。

  2.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高标准农田达到20万亩,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压减地下水超采量0.5亿立方米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

  3.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

  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3~5个。农产品质量检测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产业融合加快推进

  促进农业与电子物流服务的衔接,构建农业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业态发展的新格局,力争打造1~2个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5.经营体系逐步完善

  新增家庭农场10家、合作社5家,力争评定国家级示范社1家,培育10家创新型农业企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

  四、总体布局

  综合考虑雄安新区区位交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农业产业基础等因素,统筹区域资源、区域功能与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全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一心引领、两带联动、三区协调”的空间布局。

  (一)一心

  一心,即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起步区为核心,聚焦全国和全球顶尖农业科技人才和资源,引进一批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型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智慧农业创新样板区。

  (二)两带

  两带,即沿津雄高速农产品物流配送带和沿白洋淀流域绿色生态发展带。

  1.沿津雄高速农产品物流配送带。以津雄高速沿线乡镇为重点,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完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探索仓储网络智慧化、配送网络数字化、库存管理精益化等多种功能,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紧密衔接。

  2.沿白洋淀流域绿色生态发展带。以雄县雄州镇、鄚州镇,安新县寨里乡、安新镇、赵北口镇、刘李庄镇、芦庄乡、同口镇等沿淀地区为重点,打造以白洋淀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发展带。在沿淀近水区域,打造揽湖、拥景、听涛、吻云、归田的“水墨”生态文化廊道,营造“人在道上走,如在画中游”的唯美意境;在沿淀远水农耕区,建设一批生态园林,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园林文化等元素,建成雄安新区休闲林园展示窗口;在湖淀水系分支及道路两侧,建设多条绿色生态休闲示范带,打造世界著名城市“绿肺”。

  (三)三区

  统筹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三县农业产业基础,协同推进雄安新区全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雄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发展粮食及果蔬、中药材、花卉苗木等,重点建设一批高端精品果蔬、中药材、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基地,实现农作物园区化高质高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完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挖掘乡村人文资源,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开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容城县。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开放式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推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管理等全过程数字化应用,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展示中心。发展以生物育种为主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农业,建立高标准生物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发展个性化、高端精品农业。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将雄安打造成为向国内外展示中国农业的窗口。

  3.安新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发展粮食、果蔬等农产品,重点建设一批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向绿色化发展。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白洋淀规划水域360平方公里内的稻田、藕田和旱田全部退出。建设智慧农业之芯,建设集农业科研、产品转换、企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科研基地。积极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农业+”新业态。

  五、重点任务

  立足新区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供给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雄安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着力点,调整优化供给结构

  1.统筹推进种植业协调发展

  适应雄安新区发展趋势,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三元结构,构建产业特色鲜明、业态融合、产品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确保粮食安全供给。稳妥有序推进小麦、玉米结构调整,适度发展甘薯、油料作物和抗旱耐旱杂豆作物,推进白洋淀规划水域360平方公里内的稻田、藕田和旱田全部退出。建立春种前荒闲地摸排机制,摸清底数,积极动员农户进行复种,或采取村集体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形式,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到2025年,粮食产量稳定在8亿斤以上。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选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特新优经济作物品种,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建设一批优质菜园、现代果园。到2025年,调增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果蔬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适度发展特色作物。适度发展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作物,打造以雄安荷叶茶为主的“荷产业”,建设千亩花卉苗木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千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一批精品药园,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稳步推进畜禽养殖业退出。推进1778家养殖场(户)全部退出,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提高淀区水生生物多样性。

  2.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全面开展耕地保护检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抛荒、撂荒等现象。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其他耕地宜粮则粮,应播尽播,努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保持稳定。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做好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对耕地质量进行定位监测与综合分析。定期开展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根据农产品检测结果,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第三方评估监测。抓好荒闲地利用。建立荒闲地摸排机制,对季节性抛荒和常年抛荒地,积极动员农户进行复种,或采取村集体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形式,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稳妥推进轮作休耕。实施季节性休耕,统筹协调农产品供给动态调节和农业生态综合治理,推进过渡性土地实行轮作休耕制度,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计划每年实施季节性休耕7万亩。

  3.开展关键技术模式攻关

  实施“藏粮于技”战略,示范推广农业生产过程关键技术,有效增加粮食、蔬菜等产能,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集成推广粮食高产增效技术。围绕小麦、玉米等主导产业,以优质、高产、抗逆、减肥、减药为目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提高小麦、玉米等粮食单产和提升品质,实现亩均小麦产能提高5%以上。推行设施园艺标准化种植技术。以精准化、效益化、绿色化为方向,通过品种调节、培育大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等措施,推广西瓜、西红柿、黄瓜、茄子和花卉等设施园艺高效栽培模式。采用物联网、喷滴灌、水肥一体化、小型整地机械等技术和设备,实现对设施园艺作物温湿度、灌溉、肥药等精准控制。

  (二)以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为抓手,优化升级生产结构

  1.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集中投入、科学规划、按需建设”的模式,在新区规划的占总面积18%的耕地,特别是永久性基本农田,推进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机械化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0万亩。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等新型服务主体,开展菜单式、托管式、承包式等多种形式服务,推动播种、灌溉、施肥、植保、烘干、贮藏、加工和运输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应用。到2025年,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

  2.加强产地环境保护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支持和鼓励退减冬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强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到2025年,实现小麦节水品种全覆盖,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万亩以上。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在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扩大设施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应用范围,实施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机械深施、适期施肥等技术,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到2025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0万亩次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保持在45%以上。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建立示范区,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鼓励和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推动秸秆全量利用。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和耕翻(深旋、深松)等集成技术,改造提升秸秆机械化还田装备,推进以县为单元的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到2025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强化农膜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加强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利用试点示范,在农资销售点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站,重点采取地膜机械化捡拾回收,实施地膜减量替代,建立农膜减量使用示范区,因地制宜建立“政府扶持、市场主导、多方回收”的农膜回收体系,全面提升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3.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

  提升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依托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雄安农业云”,大力发展数字农情,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手段,动态监测重要农作物的种植类型、种植面积、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灾情虫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建设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上的集成应用,建设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智能分等分级决策系统,发展智能工厂化农业,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建立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三)以“培优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为抓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1.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种培优

  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开展雄安新区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对现有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遴选优异育种材料。加强国家级白洋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保护青虾、黄颡鱼、乌鳢、鳜鱼等水产种质资源,开展原种保存与扩繁研究。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发展以生物育种为主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农业,打造国家农业创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重点突破分子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培育示范1~2个具有多元优良性状的突破性生物新品种。高水平建设育种基地。适度归并田块,平整土地,改善农田耕作层,配套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地信息化建设。在安新县设立种业研究保护开发基地,在全区建设10个以上蔬菜、花卉、苗木等育种基地。

  2.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

  构建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体系。围绕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分品种筛选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建立雄安新区品质评价方法标准,推动农产品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完善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接轨国际先进的农业标准,制定从生产到餐桌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标准体系。积极完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相关标准及规程,制修订相关标准20项以上。引导培训规模经营主体按标准生产,对标准化生产水平较高的生产经营主体给予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推行高标准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和管理。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雄安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实现全区质量安全信息互联互通,将监管对象、监测数据、巡查执法、产地追溯、舆情分析和风险预警全部纳入监管系统并进行实时分析,对区域内全部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登记监控,实现“全区可追溯,追溯到个人”。

  3.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制定雄安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认证方案,保障认证农产品契合“雄安质量”,围绕特色农产品、历史经典产业,强化品牌农产品质量管控和认证。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持续扩大雄安品牌的影响力,在“雄安荷叶茶”品牌基础上,再支持认定一批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大雄安“荷产品”在京津冀、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培育一批叫得响的企业品牌、过得硬的绿色品牌、公信度高的区域公用品牌以及具有雄安特色的乡村品牌。到2025年,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5个,发展1~3个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制定农业品牌工作管理办法,推进雄安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发布品牌目录与消费索引。强化农业品牌监管,实行农业品牌动态管理,加大对冒牌、套牌和滥用品牌的惩处力度。促进品牌营销,挖掘和丰富雄安特色品牌内涵,培育品牌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雄安新区农业品牌促进会,鼓励京津冀龙头企业为雄安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支撑。

  (四)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途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1.做强主导产业

  建设一批绿色高产基地。以安新县和雄县21万亩基本农田为重点,建设小麦、玉米等粮食产业绿色高产基地,稳定非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小麦、高产玉米等优质食味品种,组织开展粮食绿色高产攻关,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应用,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加强应急保供、质量监管等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特色精品粮食产业聚集区、绿色高效粮食全产业链示范区。发展标准化设施园区。以雄安新区农作物主产区为核心,大力发展果菜类和叶菜类等生鲜果蔬,建设一批集温室智能调控、省力化作业、精准对靶施药、生产智能化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加大高品质、高产量优先果蔬品种生产规模。到2025年,全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比达到25%以上。开展精准覆盖果菜、花卉、苗木生长全过程的温室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扶持建设一批成套设备试验推广基地。引进新材料、智能制造、5G通讯、AI等先进智能化技术,实现耕、播、收、灌溉、环控五环节在线实时监测。

  2.发展物流服务业

  构建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体系。以河北自贸区雄安片区建设为契机,引进多家国内龙头电商物流企业,形成新区电商物流联盟,建成国内最大国际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依托电商物流联盟,优化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检验检疫水平,将服务范围扩大到东北与华北地区,提高跨境电商物流信息更新速度,培育一批电商技术人才、运营销售人才和配送服务人才,引领提升国内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水平。建成“京津冀”农产品直供平台。加强区域内农产品产地市场、集散地市场、大型商超和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一心多点”的农产品销售供应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搭建京津冀农产品产销线上对接平台,保障全区农产品直接对接京津冀地区。

  3.打造“农业+”模式

  以现代农业、农林科技主题为主,围绕康养休闲、传统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传承与农业相结合模式,建设特色小镇若干。融合科技、康养、文化、红色精神与教育等元素,打造五条农业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打造“农业+科技”新模式。依托容东片区和起步区,发挥科技型园区功能,展示示范全自动设施农业、智慧冷链物流、农产品数字交易等现代农业科技,打造“雄安市民中心-晾马台镇-大营镇-张岗乡-雄州大牌楼”科技体验路线。打造“农业+康养”新模式。利用雄安郊野公园及周边森林斑块的生态资源优势,临淀区的自然风光以及地热资源,融合现代社会服务能力,打造“雄安市民中心-千年秀林-雄州大牌楼-黄湾村-赵庄子村-白洋淀”水乡康养路线。打造“农业+文化”新模式。依托白洋淀文化旅游资源、传统中医文化资源以及农耕文化,充分利用古淀梨湾、十二连桥、扁鹊故里、鄚州大庙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龙湾镇-鄚州镇-圈头乡—赵北口镇”文化观光路线。打造“农业+红色精神”新模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元素,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串联嘎子村、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等景区,以情景剧、重温红色岁月活动、纪念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红色精神宣传,打造“安州镇-端村镇-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红色旅游路线。打造“农业+教育”新模式。依托水文科研平台、农业试验田等科教资源,发展有机农林业与园林景观观赏、种植、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产业,打造“安州镇-老河头镇-同口镇-七间房乡-鄚州镇-苟各庄镇”农艺研学路线。

  4.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集聚科技、人才、资金、主体等资源,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促进具有雄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集聚,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建设农业产业强镇。聚焦果蔬、中药材、荷叶茶等特色产业,吸引资本集聚,鼓励鄚州镇、米家务镇、七间房乡和朱各庄镇等乡镇与果蔬、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合作,争取培育1~2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安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整合农业资源,统筹规划园区布局,协同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局。

  (五)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目标,强化完善经营结构

  1.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培育一批功能性强、基础设施完善的家庭农场,规范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标准,加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力度。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重点发展单体生产类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在种植、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服务领域,持续开展示范社评定,整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提升各类农业组织服务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与订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引进一批专业农业服务公司,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咨询服务。扶持建立一批集作物认养、托管代种、农舍租赁、技术服务、经营指导为一体的小规模、高水平、综合性现代化共享农场。

  2.推广产业联盟或协会发展模式

  搭建农业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合作交流,根据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需要,与各类龙头企业展开品种改良、产地加工、综合利用等合作。建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引导建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撮合上下游企业成立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租赁等方式取得承包农户土地经营权并统一规划,集中进行土壤改良与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同时返聘农民进行劳动生产。

  3.提升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

  构建大数据平台。依托农业大数据中心,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等技术,建立相关知识库、模型库,开发种植业、渔业渔政、监督管理、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国际合作等功能模块,为生物育种方向、蔬菜品种规模调整、“农业+”等决策提供支持服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农产品可溯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建立追溯管理与风险预警、应急召回联动机制。

  六、重大行动

  (一)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行动

  大力发展优质粮食、果蔬等产业,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开展绿色高产创建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果蔬标准园,建成花卉苗木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加快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二)农业融合发展创新样板区建设行动

  集聚科技、人才、资金、主体等资源,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建设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推进跨境物流电商和农产品直供平台建设,引导二三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

  (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行动

  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生物育种、智能装备、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和科研投入,建设国家优良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全球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搭建现代化智能农机装备研究与示范平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展示与转化平台和国家创新创业平台。

  (五)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行动

  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

  七、进度安排

  2021年,为启动实施期。启动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开展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农业项目启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重点工程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基地等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引进、申报和前期准备等工作,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品牌培育。

  2022-2024年,为重点推进期。重点调减粮食面积,调增蔬菜种植及林地面积。在近期建设基础上,择优选择经济效益好、品牌影响力强的产业扩大规模、实施标准化种植,加强二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开展品牌培育,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与竞争力,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与数字农业的实施与应用推广。

  2025年,为全面提升期。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全面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支撑保障能力,建成产业特色、生态宜居、农民增收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导,新区公共服务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新区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三县落实属地责任,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规划,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包重点园区和基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见效。

  (二)强化政策支持

  强化农业用地保障。做好农产品加工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认真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用地政策;探索盘活开发利用已有农产品加工建设用地,优先支持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发展建设用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休闲农业。落实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相关规定,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规模。

  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细化引进措施。按照新区人才引进有关政策规定落实财政补贴资金。对引进特殊人才和团队,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特殊支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前期介入支持制度。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以重要生态资源为保护对象、以专项财政投入为主要形式的补偿体系。按照 “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建立雄安新区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和资金的统筹实施机制,新区层面统筹制定相关政策和年度资金安排计划。积极开展白洋淀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并率先开展雄安新区内白洋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对于实施退耕还淀,按照《雄安新区退耕还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执行。

  (三)加大金融支持

  组建雄安新区农业发展集团,支持雄安新区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先行先试,研究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引导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环境等领域投资入股,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品牌管理、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领域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倾斜,破解贷款难、贷款贵、保险少等问题。加快建立健全雄安新区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逐步实现雄安新区内农业保险面积全覆盖,逐步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全覆盖。积极扩大可接受抵质押品范围,积极开展温室大棚、大型农机抵押贷款,持续拓宽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

  (四)做好财政引导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牵头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和因素法分配机制,推进行业间涉农资金统筹使用,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投入效率和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产业调整目标任务相适应,财政资金优先投向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积极谋划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建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级支持。

  (五)严格督导考核

  将农业结构调整纳入新区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按年度分解目标任务,开展考核评价。将农业结构调整纳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考核结果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未完成任务目标的进行约谈问责。

  (六)做好宣传引导

  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广泛宣传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电商等平台,结合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雄安新区绿色优质品牌特色农产品,提高消费者对雄安新区特优农产品的认可度。发现和培树一批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加强观摩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相关解读:

  雄安新区描绘“十四五”农业结构调整新蓝图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2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