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闯荡雄安新区四年,他租下废弃厂房办起“雄漂大食堂”

2021-05-06 10:36:36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空气中满是烧烤和菜肴的香味儿,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从音响里放出……每到晚上七八点钟,是“雄漂大食堂”最热闹的时候。

  在雄安新区北缘的容城县八于乡薛庄村,一座两进的院落,就是“雄漂大食堂”的所在地。

  负责人王文军年近半百,声音洪亮,笑容爽朗。把记者迎进门,他边走边说:“我们这儿有餐饮、烧烤、早点、理发、服装、美容、劳保用品……最多的时候同时能有三四百人,都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工友。”

  十七岁就去东北闯荡的王文军操着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其实他是湖北宜昌人。2017年8月来到雄安新区“创业”的他,是来得最早、坚持最久的“雄漂”之一。

  “这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搏吧。”王文军这样解释四年前自己的决定。

  在王文军刚刚踏足的时候,如今塔吊林立、热火朝天雄安还是一张白纸。但“雄漂”们并不安于现状,王文军说,刚来雄安的时候他参加最多的就是“见面会”。

  “都是全国各地来雄安的人,喝茶、拼饭,茶水免费、拼饭AA制。大家聚在一起,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加好友,然后谈梦想。”

  2017年年底,“雄漂大食堂”在容城县城开业了。王文军是专业厨师出身,能做一手精致的广东点心。但很快他就发现,餐饮业在容城县不是那么好干,“因为根本没多少顾客。”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实际进程似乎和“雄漂”们饱满的热情存在一些落差。2019年之前,是雄安新区制定各项建设规划的顶层设计阶段。眼看预想中大建特建的场景迟迟不出现,投入的成本也收不到回报,和王文军一起来雄安“追梦”的那批人,很多都在失望中选择了离开。

  “每天关注的新闻就是开工不开工。”王文军也感到有些失落,但他选择“既来之则安之”。“我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算是把年轻时候那股劲儿拿出来了。而且真正脚踏实地的人都不跑,有坚持做劳务的,一直开公寓的,我除了开餐饮还卖劳保。”

  面向农民工销售劳保用品也是王文军的“老本行”,多年与工友打交道的经历让他可以非常好地把握农民工的消费心理。

  随着雄安新区在2019年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雄漂”们的创业之路终于出现了起色。王文军告诉记者,2019年一个冬天,他的劳保用品生意进账五万元,还有一个卖板面的人赚了十万元。

  现在“雄漂大食堂”所在的薛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毛绒玩具之乡”。2020年夏天,看准“商机”,王文军在薛庄村租下了一间废弃的玩具厂厂房,把“雄漂大食堂”从县城搬到了村里。

  “原来在县城为什么开不起来?还是因为人气不够。现在这地方在村里,附近好几个建设工地,但没有正规的饭店,这不就是市场吗?”

  在王文军的召唤下,卖早点、做川菜、卖烧烤、做美容的朋友都纷纷入驻“雄漂大食堂”,还有他自己的劳保用品店。王文军成了“王总”,他把自己从事餐饮行业的经验分享给朋友,从刚来雄安陆续加的一百多个微信群也派上用场,“雄漂大食堂”很快火了起来。

  将近三十年前,三峡工程的启动成为王文军从东北回到家乡宜昌的理由。他相信,重大工程项目不但有利于国家和社会,也肯定是广大普通劳动者和农民工的机会。

  “以我在雄安四年的经验来总结,未来一段时间雄安新区的主题就是‘建设’。乡里和村里对‘雄漂大食堂’很支持,保障供水供电,创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新区的建设现在是一天比一天好。来雄安,我一直都觉得是个正确的决定。”王文军说。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4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