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长城网

为“未来之城”增添文化底蕴和绚丽色彩——对话国家级非遗项目曲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刘红立

2020-10-13 09:22:39 来源: 长城网

刘红立

  他出生在“中国雕刻之乡”曲阳县,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学习研发雕刻技艺,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融汇中西优秀文化艺术,探索创新出“石材嫁接技艺”模式;他将两项国家级非遗融入雄安新区建设;他作为国家级非遗曲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北京高校任教,书写着传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新篇章。他就是曲阳宏州雕塑园林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红立。

  记者:得知你日前到北京高校任教,请谈谈相关情况和感受。

  刘红立:近年来,中办、国办和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着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今年9月17日,我在北京城市学院开讲了第一课。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

  我国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精神基础。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与师生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必将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生机新活力。

  记者:你们缘何在雄安设立曲阳石雕定瓷文化艺术展示中心?

  刘红立: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地标。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河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而传承了2300多年的曲阳雕刻技艺和享誉华夏的定瓷艺术是许多文化瑰宝中的两朵奇葩。为使曲阳石雕和定瓷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雄安新区的建设,经过多方联络,积极筹备,我们在容城县津海大街建设了1100平方米的展示中心。展示中心分为雕刻、定瓷2个展区,陈列精品300余件,于2019年7月23日正式开馆。这是我们在雄安新区设立的艺术之路的“桥头堡”,将把最美的石雕、定瓷艺术展现给世人。

  记者:曲阳石雕定瓷文化将怎样参与到雄安新区建设中?

  刘红立:曲阳县是“中国雕刻之乡”,也是“定瓷艺术发祥地”。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运用,早已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了我国建筑艺术、佛教艺术和城市文化及人们的生活之中。雕塑语言是一种公共艺术,为每一座城市都增添着文化底蕴和绚丽色彩。曲阳石雕艺术无论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佛教圣地五台山、北京故宫,还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新中国北京十大建筑等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雄安新区是一座现代之城、生态之城。其建设必然少不了雕塑艺术的点缀。我们根据雄安新区的高标准建设要求,将曲阳石雕、定瓷元素融入到雄安新区建设中,同时,根据现代生活需求,设计出更多符合人文理念的作品,让曲阳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的职业经历。

  刘红立:我出生在北方最大的仿古石雕聚集区的曲阳县南故张村。村里人世世代代从事雕刻。我从小耳濡目染,跟着长辈学习雕刻技艺,16岁时拜师著名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王同锁学习,后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我走遍了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教堂和修道院,学习研究西方雕塑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融汇中西方的优秀文化艺术,探索创新出“石材嫁接技艺”的模式。

  从1993年创办了曲阳县京曲艺术雕刻厂,到现在的曲阳宏州雕塑园林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雕刻业的龙头企业,近30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诸多殊荣。从业30多年来,我不断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创作,传承创新我国雕刻艺术,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

  记者:你是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刘红立: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始终以传承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坚持传承、传播、传艺,建立了曲阳石雕非遗传习所、传承人工作室、曲阳石雕传承基地等,组织了“河北雕刻大家讲”,利用曲阳弘艺学堂,通过实物、图片、口诀开展现场教学,培养了一大批石雕技艺传承人。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新地标——中国国际雕刻文化产业园,现已吸引雕刻、定瓷业20多位大师和5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

  我根据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对传统雕刻和当代雕塑艺术进行探索与研究,先后撰写了多篇关于曲阳石雕技艺和传承的文章,并撰写了《随形构造》一书,为我国石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请给读者分享一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例。

  刘红立:我的儿子和女儿携手其他非遗传承人的后代,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传二代”,创建了集设计、生产、销售、培训、咨询、体验为一体的“传PLUS+”平台,促进石雕非遗跨界融合,突破单一非遗技艺或品类的局限性,促进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他们先后开展了“设计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新对话”暨“仿佛若有光”非遗沉浸式光影艺术展、“童心看非遗”“传PLUS顺义国际学校非遗端午体验”“七夕·篆刻专场”“传PLUS收藏在线”等多项非遗传承活动。

  记者:未来你还有哪些计划或设想?

  刘红立:秉承初心,潜心研究,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石雕作品中。我计划每年创作10件比较满意的作品,60岁前完成100件。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雕刻艺术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将一方面传徒授艺,遵循古法传承手艺,培育更多接班人;另一方面决心倾其毕生之力,传播好曲阳石雕文化艺术,让这一文化瑰宝不仅在国内发扬光大,还要在世界优秀文化之林占有一席之地。(记者 王渊)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83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