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新闻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河北尚义:幸福互助院里乐事多

2020-07-31 08:43:46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尚义县下马圈乡幸福互助院内,老人们正在树下乘凉、打牌。河北日报记者李艳红 摄

  尚义县下马圈乡幸福互助院,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下马圈村西头,2018年下半年建成,搬迁入住的对象是全乡双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中的无房户或危房户。目前116户居民住在这里安享晚年。

  “住上这房乐颠儿了”

  街道宽阔平整,屋舍整齐崭新。6月14日,互助院里一派祥和安宁。

  下午两点半,69岁的马济新和老伴午睡了一小会儿,起来后,老马就出去了。

  “大中午的他这是去哪儿了?”互助院院长杨春光进来问道。

  “去公厕了。”老伴杨凤枝说。

  “咋家里有卫生间,还大老远跑去上公厕?”

  杨凤枝“咯咯”笑起来。“哎,老马舍不得用家里的马桶。”

  马济新是下马圈村人,搬来幸福互助院前,一直住在村里弟弟的两间破土房里。房屋前面一根柱子,后面一根柱子,一到夏季下雨天就担惊受怕,就怕哪天塌了把人砸里头。

  “哎,那可是受了苦了呀!”杨凤枝红了眼圈。

  说着,马济新从外头回来了。他腼腆地笑了笑,在门口窗台下,俯身换了鞋才进来。

  这个时候,笔者看见,在老马家光亮洁白的地板上,老马和老伴都穿着干净的拖鞋。

  “做梦也想不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你说说这个干净呀,屋里屋外一点泥土都看不着。冬天夏天,做饭洗菜、洗脸都有热水,别提多方便了。”杨凤枝凑近笔者说。

  老马在互助院的家并不大,一间10平方米的小房,一个小院,但卫生间、厨房,热水器、暖气、电视机,该有的全都有。

  “说说这房住得咋样?”杨春光问他。

  这时候,老马又笑了,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大白牙,“哎,没得说,住上这房乐颠儿了!”

  “几天不洗澡,刺挠得不行”

  下午三点钟,午休过后,互助院的院民们三三两两都出来了。有的去了活动室,有的在墙角、树荫下乘凉,好几撮人。

  在西区三排墙角下的阴凉处,董新、刘宝山、秦起英六七个老头在闲聊。

  “你说那以前常年不洗澡咋过的?现在几天不洗澡,刺挠得不行。”64岁的董新说。

  “嗨,习惯了呗。那过去常年不洗澡的人有的是。”刘宝山笑笑说。

  “那会儿下地干活脏了,就烧上一盆水,擦一擦。洗澡?什么时候出个门子,去城里说不定能洗上一回。”

  董新说完,众人哈哈笑了起来。

  下马圈乡幸福互助院建设初始,乡政府联系爱心企业为全院捐赠了热水器和电视机。因此,互助院里热水器是标配。

  水费不用花钱,互助院的院民们大部分人都养成了爱洗澡的习惯,三五天洗个澡成了日常。

  “我们现在跟那些‘城里人’没两样。”秦起英咧嘴笑着说。

  这里不光有幸福,还有互助

  下午三点多,住在七排四号75岁的曹福拄着拐杖从屋里挪动出来了。他一边走,旁边还有一位老人搀扶着。

  曹福是互助院里几位特殊院民之一。他是五保户,来之前,在村里住的是旧窑洞。笔者曾去过尚义县下马圈乡阳高窑村曹福居住的老窑洞,普通的院落里,黄色的土崖上分别嵌着一扇窗户和一扇门,狭小的空间内堆着一些杂乱的家什。对曹福来讲,搬进幸福互助院真是迈进了新时代。

  曹福生活能力差,周围的邻居们没少照应他。

  “给他拖拖地,帮他做点饭,我洗衣服的时候,顺带给他也洗几件。”董新说。

  今年3月的一天,董新早晨起来后往曹福那屋瞅了瞅,看见他窗帘拉着。他边喊着“老曹”,边往他那屋走。到屋里后,才发现曹福躺在炕上,动弹不得。

  曹福被诊断为脑梗,住了两个多月医院才好起来。

  “你说,这要是在村里,谁能发现呢?”董新说。

  “就是呀!曾经村里有孤寡老人,死了好几天都没人知道。”刘宝山说。

  不仅仅是老人之间有照应,互助院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院长是乡政府专门派过来的。

  “儿女都离得远,一年到头来不了一次。住在互助院,有啥事儿就找院长去解决。互助院就是我们的家,院长就是我们的大管家。”老人薛芝旺高兴地说。

  长期以来,张家口尤其是坝上地区,全市农村留守老人多达22万余人。张家口市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院民自治、互助养老”模式推进“幸福互助院”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幸福互助院”299所,入住4600余人。(河北日报记者李艳红 通讯员张凤天)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72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