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白洋淀乡土记忆——雄安文脉(上)

2019-04-19 10:01:28 来源: 河北日报

  

亚古城音乐会会长史军平正在进行演奏 史军平供图

王凤仙教孩子们学唱西河大鼓 王凤仙供图

马家寨造船工匠李永胜正在制作船模 李永胜供图

专心进行芦苇画创作的杨丙军 杨丙军供图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

  ——题记

  四月的白洋淀,水天一色,片片苇田微微泛青。比芦苇早醒过来的淀边“千年秀林”,争先恐后露出娇嫩的新翠。水乡人早盼着村子和大淀换上春装,当这些勃发着生命激情的绿色,在湛蓝的淀水衬托下悄然绽放,那幅动人的“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美景,便醉了人的眼。

  淀边环堤路上,刚刚结束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队学者齐易,一路风尘仆仆。他的目光随着水波向远处延伸——雄县、容城、安新,对他来说,这片古老的土地,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此刻,考察队的每一位亲历者都觉得白洋淀的每个旮旯儿都透着新鲜劲儿——新的认识、新的起点、新的面貌。

  两年前,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队开展“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个村一个村地摸底、普查、记录,数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呈活态存在。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非遗文脉“地图”,由此逐渐清晰起来。

  唤醒记忆

  雄安新区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千年一目,时间似乎特别厚待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白洋淀人民的智慧又为这里造就了太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深深地打上民族烙印,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随着一个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规划落地,雄安新区一个个寂静村庄中古老的文化记忆被纷纷唤醒。同时被唤醒的,还有雄安人的渴望与梦想:让扎根在田垄里的文化根脉活起来。

  千年雄安,文化先行。摸清这一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现状,探明地方文化资源,为雄安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是当务之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此项工作也吸引了众多京津冀学者加入。由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先艳、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胡小满等学者组成的调查队伍来到雄县亚古城村。随着调查的深入,学者们见证了这里的居民对地方文化倾注着怎样的深情。

  亚古城村的夜晚比白天还热闹。晚饭过后,三三两两的村民或拿笙箫,或举手鼓,聚集到村委会院里,坐定后,调音,静神。此刻,他们浑身散发着与手拿锄镐耕田耪地迥异的气质,俨然一群专业乐手。

  队伍最前方,一位高大汉子敲定了当晚的演奏曲目,用手在半空打着节奏指挥着整支乐队,拉开了每晚雷打不动持续两三个小时的练习。他就是现任亚古城音乐会会长史军平。

  这个出生于1966年的庄稼汉,打小就对村里老乐师们的吹吹打打感兴趣。入耳的声声古乐经过了怎样的时空之旅,穿越了何种时光阻隔,才能发出这般古朴悠扬、气势雄浑的旋律,让人乐合一,神思相融。从这些音符中,史军平和附近村镇的老百姓能寻到梦魂所依和精神慰藉。

  “当时觉得这音乐就是乡音,听着它能让人心静下来。可村里的老乐师越来越少,眼看着就没人会演奏了。不行,我得学,得让雄县古乐传下去。”1994年起,史军平师从村中老艺人王志信学习古乐。2018年5月,他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雄县古乐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村民都以能当上乐师为荣,爱上了家乡曲韵。有时在地里干着农活,大伙儿都会踩着节奏。还有村民在家包饺子剁肉馅儿也得和着“咚嗒嗒、咚咚嗒嗒”的鼓点儿。

  扎根乡村沃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着当地人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也可以说是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追求诗意生存的象征。如亚古城村这般动人的场面不能不让人思索,人究竟如何生存才是最理想的?诗人荷尔德林曾吟诵《人,诗意地栖居》,而普通大众便是经由活跃乡间的民间艺术,得以实现精神上的诗意栖居。

  生长在民间的非遗艺术,拥有不可抗拒的魔力。有人痴迷,就有人坚守。

  每周,50岁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王凤仙,总会抽出一个下午,赶到位于容城的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为五年级的孩子们义务上一节西河大鼓课。

  “传统文化进课堂,中华精髓来弘扬。文化大厦根基筑,新区建设创辉煌……”三弦伴奏下,时而沉缓、时而激昂的鼓声伴随着或缓或急的节拍徐徐响起,清脆的童声唱出的大鼓书透着一股朝气。王凤仙穿行在表演队伍里,不时提醒着“腰板挺直,眼睛看观众”。从他们身上,王凤仙仿佛看到了自己40多年前的影子。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容城县文化馆开办曲艺培训班,15岁的王凤仙凭借出众的资质顺利入学,师从西河大鼓名家王书祥。从此,西河大鼓在她生命中自然地流淌,即便在生活最窘困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她用艺术理想的炽热驱散生活的寒流。

  与无形的音乐类非遗项目不同,有形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更加契合民生,曾一度成为某一区域的经济支柱。比如,中国北方唯一一个世代以排船(造船)为生的专业村——雄安新区安新县马家寨。全村5000多人, 50岁以上的村民大都会造船。就是未从事过造船行业的年轻人,在锛凿斧锯、撂线放木的活计上也毫不含糊。村中最年长的船匠,是81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造船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姜琳祥。在老人居住的院中排放着各类造船用的工具和船模——大小不一的锤子、手钻,以及鹰排子、鸭排子、四舱、五舱、对艚……在老人眼里这些都是他的孩子。村里最年轻的排船匠人李永胜,今年47岁。一刻也闲不住的他,手头上正赶制龙舟船模呢。伏在案前,李永胜就彻底沉了进去,农忙时握惯锄头的手,此时变得专心、精细、谨慎,就连盯在木材上的眼神都显得专注而虔诚。

  除了船,白洋淀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生命力旺盛的苇田。作家孙犁在《采蒲台的苇》中这样描述:“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提到这一淀的苇,不能不说起让人惊艳的白洋淀芦苇画。说到芦苇画,就一定要提起杨丙军。

  53岁的杨丙军出生在安新白洋淀,自小与一淀的苇为伴,喜欢在水中捉鱼摸虾、嬉戏玩耍。1989年,白洋淀旅游业发展之初,当地特色旅游纪念品几乎空白。从中央美院学成归来的杨丙军,认定了用芦苇来表现“华北明珠”水乡风光是最合适不过的。淀上寒来暑往的季节更迭,日暮晨昏的生活细节,芦雁起舞,荷莲吐翠,都入了他的芦苇画……

  雄安新区设立后,眼瞅着引水入淀、排污整治、淀边造林、湿地建设,更多“蓝绿交织”未来之城的画面涌入脑海,杨丙军将苇青树绿、潋滟水光的白洋淀的生态之美都展现在作品中。

  时光深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风物。

  雄安新区,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南望平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华北明珠”白洋淀镶嵌其间,独特的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文脉。

  亚古城是雄县雄州镇一个古老的村庄,以这个村庄命名的亚古城音乐会是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发起的,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史军平和亚古城音乐会乐师们心中,雄县古乐是白洋淀边一个沉睡着的庞大宝藏,今人跨越时空,梦回远古,也只是触到其冰山一角。岁月更迭间,部分古乐失传,成为憾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几位老乐师都住在我家附近。”每逢他们凑到一起演奏,史军平就会从头听到尾,沉浸在古乐美韵中。走近古乐,史军平才发现,属于民间鼓吹乐之北乐支系的雄县古乐讲究可真不少,很多曲目都文卓典雅、大悲大喜,各具特色。了解得越多,史军平越是被它吸引。

  齐易第一次听亚古城音乐会的演奏时就被震撼到了。雄县古乐演奏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工尺记谱,这种谱只记录乐曲的骨干音,后人要想学习,需要在前人的指导下先学念唱乐曲,念唱中还要对工尺谱进行处理,记熟后方能学习演奏,一点懒也偷不得。亚古城的村民们是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经历,一遍遍背诵、演奏,才能让浑厚古乐纯熟地流淌?也正是在一遍遍念唱中,村民们对这块土地生出难以割舍的情愫。他们的演奏,赋予古乐时代新生,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多维视野。

  白洋淀的水是包容的。

  一淀水带来了南北各家艺术的融合,孕育出包容多门类艺术元素的西河大鼓。如果你仔细聆听,一定能从中领略到冀中语音的自然声韵之美和民歌小调音乐语汇之精髓。

  在王凤仙的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河大鼓在农村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现在走红的歌星影星。但凡哪个村里有演出,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要汇聚过去。要是来晚了,没有靠近台口的好位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还会爬上靠台边的墙头、树杈,就为了看清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听清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每到这时候,王凤仙都会“甩包袱”,以宽厚圆润的唱腔吸引住每一位观众。

  时至今日,雄安新区的西河大鼓依旧粉丝众多,坐落在雄县步行街的“连仿书社”演出广受当地百姓欢迎。难舍乡音的听众演出开始前,早早就坐在舞台前。“小时候在村里听着西河大鼓长大,百听不厌,这就是家乡味。”听众们说。西河大鼓这门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民间艺术,早已融入雄安人的血脉,凝结成绵绵不绝的乡愁。

  水的馈赠是如此丰厚,从白洋淀形成之日起,便从未停止。在土生土长的马家寨人李永胜心里,排船手艺是白洋淀留给村人世世代代的记忆。始建于宋代的马家寨,起初是屯驻水军之所。大量战船的建造和维护,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处在白洋淀腹地的马家寨位置适中,于是马家寨便挑起了宋军水师船只建造和维修的重任。

  马家寨匠人的智慧与技艺,一代代传承接力,如同一场穿越漫长时空的马拉松,从未停歇。清代,马家寨船匠曾为光绪皇帝建造过龙舟和吊船;北京北海、颐和园里的画舫,同样出自他们之手;电影《赤壁》里的战船、龙舟,周边城市公园以及景区的游船、画舫,多出自这里。如今,村子里依旧随处可见堆放整齐的木材、造船所用的工具。

  最让马家寨人自豪的,是抗战时期,为泛舟抗敌、神出鬼没的“淀上神兵”雁翎队造船。船舱得做窄,划起来速度快,船上还要架炮台……虽然白洋淀早已恢复平静,展示着她温柔的一面,但镌刻在这片英雄土地上的红色记忆永不磨灭。

  如今,马家寨村外的水路已被宽阔的柏油路代替,船只已不再是人们生活必需的工具,造船人也越来越少。但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背后有一批秉持匠心的手艺人,他们耐得住清贫与寂寞,默默地坚守着千百年的技艺,让文化遗产之花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绚烂多彩。

  水的滋养,为淀边的艺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曼妙,依水而生的芦苇赋予了艺术家们无限的创造力,成就了芦苇画的勃勃生长。

  在杨丙军心里,水、荷花、芦苇是白洋淀的根,芦苇画是白洋淀的魂。白洋淀芦苇画是从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之一“苇席”衍生而来,明代起名“苇编画”。清代受瓷器制作技艺和西方文化影响,从色彩和立体效果上进行了改进,从而更名为苇编工艺画。上世纪八十年代,杨丙军将专业美术技法引入芦苇画创作,使芦苇画从技艺技法到艺术观赏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创立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自成流派。2009年,安新芦苇画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0年的时间里,杨丙军带着他的作品去过美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参加过诸多大型国际展览。在美国,他创作的作品受到了当地民众的喜爱,往往展览还没结束,他所带来的作品就已销售一空。

  走进安新县杨丙军芦苇画艺术馆创作室,你会发现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钟摆的声音。专注芦苇画创作的杨丙军可以一坐半天不动地方。制作芦苇画是个磨性子的活儿,选材、分类、去节、去皮、切割、压平、雕刻、绘图、剪片、烫色、剪丝、粘贴……白洋淀里最不起眼的芦苇,在杨丙军手里换了一种惊艳的活法。一幅幅芦苇画,也定格了白洋淀无与伦比的豪迈与壮美。

  记住乡愁

  仲春之际,细雨绵绵。雨似水雾,伸手去接时,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却牵引出向四周蔓延的丝丝乡愁。

  雄县古乐、西河大鼓、马家寨造船工艺、安新芦苇画、酒曲制作工艺、圈头面塑……雄安大地上数百项非遗,如同一条连通过去与未来的路,每次回头,都会看到我们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是斩不断的乡愁。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一个新城市要立得住,关键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是啊,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

  为了保护好珍贵的记忆,2018年初,雄安新区组织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将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承载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记忆列为普查和保护对象,分门别类建档“存根”,并将各类历史遗存与规划建设有效衔接,科学合理地保护与传承,延续地方历史文脉和乡土文明。

  雄县古乐雄浑的古韵越奏越响。2018年11月9日至12日,该音乐会应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史军平带着乐师们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多场演出。燕赵文化的慷慨悲壮和原汁原味的古典民族音乐,奏响“中国声音”。

  为将现存的80多首传统曲牌更好地保存下来,史军平一首首整理、记录,并专门请人用毛笔工整书写在册子上,便于大家翻阅学习。史军平意识到,随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进展,民间艺术也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他盘算着采取送古乐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从娃娃抓起,让更多人爱上古乐,并将之发扬光大。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雄安无处不在,村里的音乐会、舞狮等民间艺术团体也开始梳理文化根脉,重新拾回昔日的荣光。复苏起来的民间艺术,也成为了雄安新区百姓生活嬗变的有力见证。

  与史军平一样,王凤仙同样为传承努力着。自西河大鼓进校园至今,已有400多名学生参加学习。孩子们的加入,让西河大鼓这门古老艺术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再过不到一个月,王凤仙还要收三个徒弟,西河大鼓又将迎来新一代传承者。

  曾经辉煌无限的马家寨造船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会造船的人越来越少,祖传的造船技艺开始出现断层。李永胜对造船手艺一直割舍不下,对于造船技艺的传承,他更多的是期待。马家寨造船手艺代代心口相传,没有图纸,也没有模型可供参考。为了把传承了千年的老手艺传下去,村里不少人将脑子里装了大半辈子的造船技艺和船只样式画成图纸,如能整理出版留给后人研习,也算圆了造船老艺人们的心愿。

  昔日,从马家寨驶出的一只只小船,早已和白洋淀生长在一起,传承着永不磨灭的红色文化,向世人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

  白洋淀边风雷动。韵味悠长的古乐,舒朗上口的大鼓书,灵动的淀上轻舟,惟妙惟肖的芦苇画……沧海桑田,千年一目,未来之城,博大雄浑的雄安,正从时光里走来,向未来走去……(曹铮 龚正龙 刘萍)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