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以积极姿态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

2018-06-20 11:32:58 来源: 河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清晰地指明了我国科技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与之同频共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总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近代以来,英、德、美三个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不是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而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昔日霸主西班牙等,都因错失科技革命机遇而被抛在后面。

  英国在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不同表现,德国和美国在科技革命中持续发力,都值得我们分析借鉴。18世纪的科技革命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起源于英国的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纺织、煤炭以及冶金等机器工业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使英国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当时英国金属制品、棉纺制品占据了世界总产值的一半。而曾经拥有大量殖民地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由于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最终都被英国超越。在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支撑下,英国打败了昔日欧洲强国法国,并征服了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商业贸易圈。

  19世纪70年代,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但由于英国资本家过分热衷于向殖民地输出商品、资本,对于研发新技术、使用新产品缺乏主动性和热情,英国技术创新的中心地位逐渐丧失,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向后起的德国和美国转移。到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4%,而德国和美国则分别占15.7%和35.8%。德国和美国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赶超英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创新的长期积累。持续不断的重大发明和科技创新为两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德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美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将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不断提供有力支持。正因为美国从未缺席历史上的任何一场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美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和引领者。

  大国的兴衰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维持其大国地位,主要靠的是科技创新。一个缺乏科技创新的国家,也必然会丧失成为大国的资格。比如,历史上曾与美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阿根廷,由于错失了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至今仍发展缓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历史上的教训也极为深刻: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政府睡在自身编造的天朝上国美梦中,沉溺于农业文明的成果里,盲目排斥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第一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最后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门。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使近代中国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军阀混战的政治局面使得中国又一次错过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机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紧紧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当前,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迎来突破的拐点,正处于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力推动科技跨越发展。

  其一,找准我国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一是要在那些最基础的科学研究上,比如宇宙的演化、物质的结构、生命的起源等方面,瞄准发展方向,加大研究力度。二是在新科技革命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领域发力,如人工智能、脑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生物技术等方面,这些领域一旦实现创新突破,将会对产业、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其二,突破制约创新的路径依赖,构建以创新为支撑和引领的技术和产业体系。突破创新的路径依赖,关键是要找准核心科技问题,制定重要领域科技发展的路线图,制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路线图,制定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推动“大智移云”技术与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农业技术等的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促进农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升级,使生产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其三,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良好土壤。政府应从发展战略、制度法规、政策措施等方面,全面推进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建设,将创新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下力气突破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持续增加对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创新导向的法律、政策和制度,让人才、信息、资金、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充分融合,产生聚变效应。(靖鲲鹏 宋之杰)

责任编辑: 王晓雨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14129897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