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迎六一 雄安新区端村学校学生们上了堂非遗课

2018-06-01 10:17:19 来源: 河北日报

在校长李建学的带领下,端村学校的学生们上了一堂芦苇画制作课。孙文宾 摄

刘永乐(右二)向学生们讲述芦苇熨平的制作工艺。王渊 摄

学生们专心致志地学习芦苇画制作。孙文宾 摄

学生现场体验芦苇画制作。孙文宾 摄

  “我虽然是白洋淀人,但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芦苇画制作,它工艺让我感到很惊讶。我以后还要学做芦苇工艺画,我要做的更好!”在芦苇画制作车间里,雄安新区端村学校学生王梓洋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5月31日下午,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端村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在芦苇工艺画大师刘永乐带领下,数十名学生观看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制作的全过程,并现场体验了芦苇画制作。

  “这位阿姨正在做的是剪毛工艺,这是工序中最难的。你们看到的栩栩如生的动物芦苇画,里面的毛发都需要技师阿姨们一刀一刀地剪出来。”在白洋淀工艺品有限公司芦苇画制作车间,刘永乐边带着孩子们参观,边介绍芦苇画的制作工艺。“芦苇画的制作并不复杂,但对制作者的要求可不低,需要经过选料、熨平、切割、雕刻、烙印等几十道工序。”

  据了解,芦苇画是从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之一“苇席”演生而来的,明代取名“苇编画”,清朝苇编画受瓷器和西洋文化的影响,开始了大胆的创新,从色彩和立体效果上进行了改进,从而更名为苇编工艺画。芦苇画在白洋淀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誉。2009年,芦苇画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通过开展芦苇画体验课,能使学生近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不断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下一代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刘永乐说,目前,他和端村学校已达成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带领优秀芦苇画技师走进端村学校,定期为孩子们上芦苇画制作课。

  端村学校校长李建学告诉记者,端村学校以给学生幸福的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艺术视野、优秀民族情怀、科学创新素养的幸福公民为办学目标。学校构建5+X幸福教育课程,已经形成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空间文化、学校课程文化、学校特色文化、学校主题文化五大文化支撑。接下来,学校将会把芦苇画制作课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中。在刘永乐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建立芦苇工艺画教室,2018年把芦苇画作为校本课程开展起来。

  “今天带孩子到车间现场观看和体验,也是为芦苇画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开设芦苇画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家乡文化的传承,还能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李建军介绍说,“通过学习芦苇画,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艺术和美的鉴赏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专注力。”

  体验完芦苇画的制作后,学生田雨诺临别前告诉记者:“今天我参看芦苇工艺画,看到阿姨手工制作很娴熟,但是一不留神就会烫伤手、刮伤手。所以我觉得芦苇工艺必须掌握技巧,我要向她们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记者 孙文宾)

责任编辑: 王晓雨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84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