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雄安新区:创新高地 全球瞩目

2018-05-29 10:27:36 来源: 河北日报

  原标题:创新高地 全球瞩目

图表内容据新华社

  阅读提示

  初夏时节,雄安大地一派生机盎然。

  一年多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透过《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字里行间,这座从诞生就把创新写入基因的未来之城,面貌逐渐清晰生动起来。

  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华讯方舟集团将与雄安新区建立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攻克太赫兹科技这一尖端科技的桥头堡;

  雄安新区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雄安AICity、智能云基础设施和AI国家实验室,共推无人驾驶等;

  中国移动围绕打造智能新区发力,在服务数字雄安、智慧雄安的进程中创新新技术发展业态,相继完成了5G试点、千兆光宽带及NB-IoT物联网业务上线……

  雄安新区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高端高新企业在雄安新区核准工商注册登记。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将积极稳妥有序承接符合新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高校、医院、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

  创新使命远不止承接,更在于创造。

  “雄安的创新,是人无我有的原创,是敢为天下先的引领。雄安将成为京津冀创新的源头,全国创新发展的样板。”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说。

  ——创造新产业,提升动力加速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五大高端高新产业已在规划蓝图上一一落子,有序分布。雄安发展的产业,将创造更多原始创新的知识产权,补齐我国产业发展的短板。

  ——创造新互补,打造京津冀新增长极。邬贺铨介绍,河北产业偏“重”,诸如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等高新成果转化在这里找不到配套。补上北方高端高新产业的缺口是雄安的使命之一,雄安要挑起三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担子,完善高端高新技术产业链,未来将成为产业创新的源头,将创新成果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

  构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创新服务体系

  2017年末,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设立,12家中关村节能环保及智慧城市服务企业组团入驻;

  5月3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分别在雄安设立分中心和分院,它们将发挥好国家级大数据机构和高端智库的作用,为雄安的规划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服务、出谋划策;

  5月4日,河北大学雄安新区研究院创新科技园揭牌,该研究院聚集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将力争成为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落地新区的支撑单位……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雄安新区将是世界舞台上万众瞩目的城市。

  国际人才引进,国际科技合作,外资外企涌入,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遍地开花,雄安瞄准的是全球创新高地。

  “中国已经从一个地区性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我们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作为北京新的两翼之一的雄安,当然要对标全球,迎接八方来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对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作了要求。

  ——搭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围绕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

  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建设一批特色学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集聚人才、学科、资源和平台优势,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的大学园区。

  ——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

  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率先开展相关政策和机制试点。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引领作用,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综合运用,形成产权创造、保护、交易、运用及管理的良性循环。

  创新体制机制与政策,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个创新高地的崛起,必然背靠一个体制机制的新高地。

  能否不走“土地财政”的老路?能否留得住高精尖人才?能否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找到平衡?能否摆脱“大城市病”?能否建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一系列困扰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难题,人们都希望在这里找到答案。

  沃野千里宜纵马,一张白纸好作画。雄安开出了一张前所未有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清单——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新区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优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按照河北省授权,新区行使有关行政审批权限和管理权限,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对符合税制改革和新区发展方向的税收政策,在现行税收制度框架内支持在新区优先实施,对需要先行先试的可依法依规优先试点。

  创新人才人口管理。探索实行有利于激发新区创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税收、养老等政策。探索实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行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在技术移民和外籍人才入境、停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制定更加便利的措施,建立人才特区。

  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土地供应政策,构建出让、划拨、作价出资(或入股)、租赁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多元化土地利用和土地供应模式。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幅度取消或降低外资准入限制……

  雄安新区还改革创新住房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保障基本、兼顾差异、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殷会良说,雄安可以通过先行先试创新政策,营造一个宜居、有情怀、有激情的氛围,吸引人、留住人。雄安的价值,不在于创造多少GDP,而在于对当前的改革创新、人才汇聚,能够起到当年深圳的引领作用。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优势在改革创新,动力亦在改革创新。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当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先锋”,雄安新区必将闯出一条新路子,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记者 邢杰冉)

责任编辑: 陈潇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821111